足迹
三国董氏王朝 曹操的末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朕相中董白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寒门书院?里面都是穷人的孩子吗?”

刘协大感兴趣,迈步就走了进去。

董平点点头,“这里面的学生,他们的家里,无一例外,都为大汉做过事情,有过功绩,很多孩子是我军阵亡将士的遗孤。”

董平边走边说“有钱的世家子弟,族里有教书的先生,甚至还有私塾学馆,你像颍川的颍川书院,荆州的水镜山庄,都聚集了不少顶级世家的学子,但是穷人的孩子,却连个读书认字的地方都没有,有的人一辈子到死,甚至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吗?”

董平越说越激动,“很多将士,杀敌勇猛,壮烈殉国,家中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没了着落,就算我们可以给他们抚恤,可是孩子们长大以后,也得有个出路啊,有了寒门书院让他们多认一些字,学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将士们在疆场拿命去拼,董平不想辜负他们。

现在拿下冀州,占据大汉一半的领土,董平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可以放手做一些事情。

再说,他一直在打压世族,自然就需要培植更多的寒门,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件事,早晚都是要做的,今后不可能所有的职能部门,都仰仗世家。

但是因为条件有限,董平不可能在古代普及义务教育,让所有的穷人孩子都来读书,那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目前都是有选择的在挑选,打仗负过伤的,或者阵亡的,有过贡献的,这些人家里的孩子,优先有机会进入学院读书。

刘协问道“那这里面教书的是些什么人呢?”

“都是从世家挑选的,放心,他们不敢敷衍,这也关系到他们每一个家族的功绩。”

董平很有自信的回道。

让世家帮他培植寒门的力量,这件事,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是董平现在掌握着这些世家的生死。

比如谁家里有人犯了事儿,罚他来教书,他敢不来吗?

很多时候,拳头要比嘴巴管用的多。

枪杆子出政权,这是古往今来,永恒不变的真理。

兴建钱庄、建寒门书院、整治官吏、鼓励农商、开展屯田……打完袁绍之后,似乎董平比之前更忙了。

冀州就像上了条的机器一样,加运转了起来,开始焕了新的生机。

对于吕布女儿的婚事,董平也是非常上心的,抽空回到洛阳,他就找机会让刘协和吕绮玲见了面。

正好抽空带着刘协去踏青,把严氏母女也带上了。

吕绮玲从小就喜欢枪棒,性格和孙尚香差不多,人也英姿勃,奔放洒脱,让刘协很快就有了好感。

董平对严氏说“现在奉先在并州出征鲜卑,一时半会也回不来,我看你们娘俩就干脆搬到相府,咱们都是一家人,奉先是我义兄,绮玲也是我的义女啊,彼此也有个照应。”

董平伸手指了指在远处并肩骑马的两人,“我这也是为了绮玲着想啊。”

严氏就算反应再迟钝,也领悟了董平的用意,点头道“一切全凭将军做主。”

严氏母女之后搬到相府,吕绮玲很快就和董白玩到了一起,刘协因为经常来府上做客,一来二去也和她们混熟了。

过了一段时间,董平单独把刘协叫到身边,开诚布公的谈到此事。

“陛下,你年纪也不小了,大臣们都在为陛下的婚事所忧虑,我看,这件事,就不要再拖延了。”

“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