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19o年,趁着月色,董卓带着李儒等人,在重兵的护卫下,连夜赶到了洛阳,徐荣已经在城门久候了。
徐荣击败孙坚后,就撤回了洛阳。他早早的在城门口迎接,一行人径自回丞相府,并没有对外声张。
次日,董卓吩咐徐荣,紧闭京师四门,聚集文武百官于朝堂,商议大事。朝中文武不敢不从,俱到。
献帝也高坐于,天子宝座之上,不一言。
洛阳朝会开始,董卓要商议迁都事宜。
“我汉东都洛阳,已近两百年,今气数已衰,长安有旺气,故吾欲奉驾,西幸长安,汝等宜装,不得有误。”
董卓立于位,仗剑而怒视群臣,说道。
“是极,按照《石包箴》记载,应该迁都长安,上顺天心,下顺民意。”
李儒出列帮衬道,两人唱着双簧。
虽然,众人都知道,董卓的意图,不过慑于其威吓,大臣都沉默不语。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司徒杨彪。
“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容易引起民怨,且定都已久,民不乐迁。”
杨彪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异议道。
“如今,天意民心,都支持迁都,也有谶言记载,你想违背大势吗?”
见杨彪这硬骨头,董卓不忿说道。
“无故迁都,舍弃故土,恐怕会引起,天下的骚乱,《石包谶》是一本妖书,丞相大人乃国家大臣,又怎可相信此等事?”
顿了顿后,杨彪继续,据理力争道。
“关中沃野千里,乃王业之所,再说了,百姓怎么值得商量,敢有反抗者,我以大军驱之,谁敢不从?”
见杨彪这么多话,董卓有些不耐,冷冷地说道。
如果说汝南袁家,是世家中的枭雄,那么弘农杨家,就是世家中的清流。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毕竟,身处那个圈子,哪怕再干净,又能干净到哪里去,不过,这已经不易了,不必苛求什么。
迁都长安,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止,董卓的决心,这次朝会,只不过是让迁都,走合法化程序而已。
。。。。。
题外话,平原郡,隶属青州,宣武帝曾于此,遭遇了黑山刺杀,正值袁绍召袁熙回邺城,凶手应该是,袁谭或者袁尚,不过,袁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此次事件,标志着袁家兄弟,夺嫡之争的性质,生了根本改变,也为后来,宣武帝弑兄,埋下了伏笔。
袁熙看向了邺城,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我的好大哥啊,你做初一,弟弟我做十五,这总不过分吧。”
宣武帝袁熙,北伐乌桓时,袁谭战败,被暗杀于柳城,史说纷纭。最是,无情,帝王,之家。
。。。。。
番外。邺城,袁谭府邸,袁熙只身赴宴。
“哎呀,二弟,好久不见,你瘦了。”
见袁熙到来,袁谭早就门前迎接,他真的没想到,袁熙活了下来。
“折煞我了,怎敢劳烦大哥亲迎?”
袁熙见到袁谭后,面色带上了笑容,那场面真的是,兄友而弟恭。
“哎?都是自家兄弟,见外了不是?”
袁谭和煦地笑着,同时轻轻拍着,袁熙的肩膀,好一个大哥。
“是弟弟矫情了,大哥最近还好吧。”
袁熙看着袁谭,十分关心说道,至于心中如何作想,那就不知道了。
“还不错,待会儿叙旧,二弟请。”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