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懋嫔宋氏的演艺人生精彩片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宋瑩雖然比其他宮女晚來一個月,只能做低等的針線宮女,但有宋老爺的打點,再加上她刺繡手藝精湛,性格乖巧不拔尖,很快便得了針線房幾個管事太監的青眼。

如今剛過完端午節,天氣眼瞅著就要熱起來,正是開始給各宮娘娘做夏衣的時候。幾天前,針線房的領催就給幾個管事太監分了工,安排好每人負責哪個宮的夏衣製作。

每個管事手下都帶著幾個經驗老道的繡娘,她們才是給主子們做衣服的主力。像現在這樣換季時,後宮需要做大批量的衣,繡娘忙不過來,就會挑幾個低等的針線宮女給自己打下手。

雖然還沒開始選人,但低等宮女們的心思早就活絡了起來。每天用點心時,都能在院子裡看到一群群的小宮女,各自圍著幾個繡娘奉承個不停。

要問小宮女們為何這麼積極?只因如果討得了高等繡娘的歡心,允許給她打下手,不僅可以偷學點技能,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直接被繡娘收做徒弟,以後就固定跟著這個繡娘做工。

清朝每年的節慶不少,針線房一年四季都沒有閒著的時候。這下手打得多了,漸漸地也就可以自己獨立做衣服了。而上手做過的衣服多了,自然也就變成了高等繡娘。

畢竟,像宋瑩這樣「家學淵源」的宮女還是很少見的。

有點女紅刺繡基礎的宮女甫一入宮,要麼被調去御用針線房專門給皇帝做衣服,要麼被各宮主位娘娘直接挑走放在身邊伺候,少有「淪落」到這普通針線房的。

普通針線房的繡娘,若是手藝被主子看中,就會在主子那裡留名。等主子身邊的宮女有了缺,再適機「走動走動」,就有機會調到主子宮裡做針線宮女。

雖說月錢不會漲,但是在主子宮裡,可比在針線房輕省多了。且日日在主子面前晃著,賞錢也不會少。

宋瑩就打算用這種方法,混到德妃跟前。

這日上午,又到了用點心的時候,大多數宮女都離開了繡房去休息。宋瑩看著院子裡的小宮女們嘰嘰喳喳地圍著幾個繡娘聊天,走向房間角落的繡架旁。

「嬤嬤,我幫你劈線吧。」宋瑩對著繡架前的宮女說道。

這位嬤嬤姓鄭,自幼選秀入宮,女紅手藝都是在針線房學的。到了快出宮的年紀,老家發了大水,家人都死絕了,就自梳做了嬤嬤。

可能是因為自己一輩子都得待在這暗無天日的宮中,鄭嬤嬤平時很是沉默寡言,只低頭做自己的活計。

她手藝一般,因此雖然待在宮裡的年份久,但是職級並不高,平時也只負責做一些貴人常在的衣服。現下這個時候,自然不是小宮女們奉承的選。

然而,鄭嬤嬤雖然縫製、刺繡的手法普通,但是很會用色,因此也在後宮幾位貴人小主那裡留了名。

這次,她就被馬貴人點名做夏衣。

而這位馬貴人,就住在永和宮裡。

鄭嬤嬤抬起頭,看見是宋瑩,就對著她笑了笑。這幾天,但凡有空,這小宮女都會來幫自己打下手。

「怎麼沒去吃點心?」鄭嬤嬤問。

「今天的點心是驢打滾,」宋瑩拿過線軸,開始劈線,「上次的豆沙餡甜得我牙疼。」

鄭嬤嬤說:「想來是膳房剛學廚的小子們手收不住放多了糖。點心不合口,你也多出去轉轉,總盯著繡架,對眼睛不好。」

她知道宋瑩與她們這些無根基的宮女們不同。宋瑩有父兄在內務府任職,是「上面有人的」,因此對宋瑩很是和顏悅色。

「嬤嬤不也沒出去嘛~」

「我活沒做完,可不敢休息。」

宋瑩將手裡的繡線劈成8股,問:「嬤嬤,還要再劈成16股嗎?」

鄭嬤嬤看了眼宋瑩手裡的線,說:「不必了,就這樣吧,太細了容易斷。」

宋瑩一邊繞線,一邊說:「管事怎麼給嬤嬤分了這麼多的活計?嬤嬤不如勻一點給其他繡娘?現下馬上就要開始做夏衣了,怎麼忙得過來。」

鄭嬤嬤說:「這就是夏衣。」

宋瑩擺出疑惑的表情。

鄭嬤嬤解釋道:「我手慢,因此這每年換季的衣服,都比其他人先開工。貴人也知道,因此早就吩咐了布庫提前把衣料送來了給我。」

「既如此,那我明天便來給嬤嬤打下手吧。我手裡的活計,今天也就做完了。」

鄭嬤嬤頓了頓,沒有馬上應聲。

別看鄭嬤嬤平時不言不語的,但她畢竟在宮裡平平安安地待了這麼多年,對一些不可言說的貓膩也稍有了解。

就她所知,已經有好幾個高等繡娘早就瞄上了宋瑩,就等著布庫送來衣料之後「抓」她打下手了,可宋瑩居然主動來找名不見經傳的自己?鄭嬤嬤不免懷疑宋瑩另有所圖。

鄭嬤嬤試探道:「我聽張繡娘說,她很是喜歡你繡的蘭草,想叫你去幫她給宜妃娘娘縫製夏衣呢!」

翊坤宮宜妃娘娘?那可不行,翊坤宮離永和宮也太遠了,且宜妃與德妃關係並不算太好。

宋瑩擺出懵懂的表情:「是嗎?張嬤嬤沒跟我說呀……而且我想幫嬤嬤打下手……我以前在家只學了一些針法,都沒好好學配色。嬤嬤的配色,真的好好看呀,我想學一學呢……」

宋瑩微微低下頭,讓自己從下方看向鄭嬤嬤。從鄭嬤嬤的角度看過去,她現在可真是楚楚可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