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继承博物馆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更难的是把它融入到自己的创作里去,让它焕出全的生命力,进而将它一代接一代地传延下去!

  在身形非常瘦(坐牢吃不好)、黑眼圈还很重(昨晚没睡好)的落魄中年男人(苏轼)身上,他们看到了那种感觉!

  苏轼的传世之作里面并没有这幅《玉盘盂》,可这人画出来的《玉盘盂》却让人感觉它就是苏轼的作品。

  太不容易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少人都忍不住一头扎了进去,准备认认真真观摩和体会苏轼的作画过程。

  另一边的吴普已经把苏轼载到市区。

  他先去找人帮自己装裱苏轼的画。

  以前他常帮老师跑腿,认得的人也多,没一会就找到一家老店把画给了出去。

  对方打开画一看,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和吴普感慨道:“好画,好画啊,要不是墨迹这么,我都快以为是古董了,现在很少人能画出这样的感觉来了。”

  吴普笑了起来:“所以这不是来求您亲自出手吗?让别人来装裱我可不放心。”

  苏轼在旁边听着吴普和那年迈的装裱师傅对话。

  这还是他在这边第一次接触到吴普以外的人。

  他现对方说的话不太好懂。

  再抬眼看向周围挂出来的字画,只觉许多字都是异体字,瞧着缺斤少两。

  不过这些字认真去辨认的话,还是能认得出来是由哪个字演变而来。

  吴普给他看过英文俄文之类的,那才真是有看没有懂。

  可见大宋虽然没了,华夏文明却从未断绝。

  吴普挥别装裱师傅,去给苏轼弄了台手机。

  “今天你画画时有人打赏了不少钱,够你花很久。”

吴普不想苏轼在这边渡假放松的时候有心理负担,和苏轼讲了今天的直播收入。

  苏轼没想到直播还有这么多花样,笑着说道:“没想到我也体验了一把靠卖艺养家糊口的生活。”

  吴普没有提什么“你接下来还得去黄州体验开荒东坡自耕自足的生活”

,笑眯眯地邀苏轼去川菜馆尝尝鲜。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川省人,苏轼应该喜欢吃川菜才是。

  苏轼听说川菜还成了四大菜系之一,自然是兴致盎然地跟着吴普走进川菜馆。

  “吴小友,你来了。”

  吴普领着苏轼到雅间坐定,一位体型微胖、年过半百的中年厨师就亲自过来了。

  他两鬓微霜,丝一丝不苟地藏在厨师帽底下。

  见了吴普,中年厨师显然非常高兴。他瞧见吴普还带着个苏轼这么个生面孔过来,不免和苏轼说起他和吴普这个忘年交的交情。

  过去他的开水白菜怎么做都不对味,多亏了吴普帮他尝出了问题所采,才让他敢在店里上这道菜。

  苏轼听不太懂中年厨师讲话,不过他记得吴普的话:听不懂的时候微笑就对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