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给暴君续命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蓝衣婢女下巴高抬,面对这群士子,身为婢女她姿态高傲,只因她是齐国公府二娘子薛华棣的婢女。

  &1dquo;胜者复州王恒。”婢女大声宣布结果。

  &1dquo;哈哈哈,我王恒胜了。”

  一个士子放声大笑,其他人神情沮丧。

  只有在薛府掌珠薛二娘这里拿到头名,才能得到进见薛公的机会,而本朝虽开科举取明经、进士,但每年只取寥寥数人。且即便进士及第,也只是取得出身资格,还要到吏部参加关试,进士只有通过了吏部关试,由吏部给关牒,才取得了到吏部参加铨选授官的资格,才能步入仕途。

  高官勋贵子弟可以门荫入仕,他们庶族寒门子弟唯有这一条险阻重重的路。

  而薛公既是先皇遗诏的辅命大臣,又是尚书令,掌六部,更出身寒门,故而天下有抱负没出路的庶族寒门士子都期盼能得他的青眼看重。

  所以,薛华棣的品评才会让这些士子们如此失态。

  婢女看过去,见这个复州王恒相貌平平,撇了撇嘴,写出那般绮丽诗句的竟是这么一副容貌,二娘子是不会见他了。

  &1dquo;小娘子留步。”一个中年士子拦住了婢女。

  &1dquo;何事?”婢女见他穿着褪色的袍服,语气冷淡。

  &1dquo;在下此次未中,还请小娘子将在下的行卷归还。”中年士子脸皮羞得通红,一场伤寒,他手里只余了几个铜板,没钱再买书写行卷用的上好宣纸,只得忍羞请求。

  &1dquo;什么?还你?”婢女惊奇的笑出声。

  中年士子在她的笑声中脸色愈的红。

  &1dquo;二娘子何等尊贵,不入眼的诗卷,当然得撕了,成了一堆碎纸,怎么还你?哪来的田舍翁。”婢女奚落过后,扬长而去。

  留下羞惭欲死的中年士子。

  &1dquo;周兄。”同乡连忙上前,&1dquo;勿气。”

  中年士子瞪着红红的眼珠,&1dquo;那是我多年心血,不止有诗,还有策问,是献给薛公的,不是让一个女子做儿戏的。”

  &1dquo;周兄,慎言。”同乡打断他,&1dquo;薛二娘是薛公的掌上明珠,投献给薛公的行卷,都是由薛二娘评断。周兄不可妄议薛二娘,否则就是自断于薛公门前。”

  &1dquo;可她眼里只能看到绮丽浮华之句,钱粮税赋、农桑水利、军国大事、民生之艰,她根本不懂。”周姓士子低声嘶吼,一脸不甘。

  &1dquo;周兄,可你我这等寒门士子,晋身之途,唯有薛公啊。”同乡亦是一脸悲戚。

  &1dquo;没有其他路了吗?”周姓士子喃喃自语。

  两个落选士子的牢骚,没人在乎,更不会影响到薛府的明珠薛华棣。

  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大事,于薛华棣不过是一场消磨时光的游戏。

  白昼漫长,品评完士子,薛华棣百无聊懒。

  &1dquo;奴婢刚听人报,胭脂园里的胭脂花开了,不如二娘子亲手采花做胭脂?”贴身婢女巧笑着提议。

  薛华棣脸一红,她曾无意中说了一句外边铺子里的胭脂不干净,昌王便记在了心里,寻了最好的花种,巴巴的种了一园子,又淘了制胭脂的方子,说等花开的时候,亲自陪她制胭脂。

  现在花开了,他却在外办差,薛华棣有些失落,婢女好一阵哄,才又露了笑模样,提了花篮去摘花。

  价值千金的碧罗金缕裙拖在泥土上,精心养护的手指比花瓣还要娇嫩,薛华棣天生命好,生于富贵,长于呵宠,十多年的不识人间愁滋味,养出了她一身娇贵。

  不远处,崔氏看着薛华棣,眼神宠爱,&1dquo;阿棣让我养得太好了,天真纯善,不懂人心险恶,我做阿娘的得帮她除掉恶刺。”

  &1dquo;夫人的意思,不留了?”崔氏的乳母,也是她的心腹问。

  崔氏点头,看了吴贤妃的书信后,她对薛妍穗就动了杀心。

  &1dquo;当年我留着她养大,因为我知道薛郎心里对那个女人有愧,哪怕只有一点点,可年深日久,难保那点愧不会越来越多。留着薛妍穗,她一点点长大,身上那个女人的影子也越来越清晰,她懦弱、愚笨、粗俗,一次次的连累薛郎丢人,薛郎在厌恶透了薛妍穗这个女儿的时候,也会记起那个女人的愚蠢不堪,心里的那点愧也就烟消云散了。”崔氏微微笑,&1dquo;我要薛郎心里只有我。”

  &1dquo;夫人做到了。”

  崔氏却叹了口气,&1dquo;我做到了。可是阿棣未必。”

  &1dquo;夫人是说昌王?怎么会?薛妍穗比不上二娘子一根指头,夫人多虑了吧。”

  &1dquo;昌王若真对薛妍穗没有一丝眷恋,我反而要日夜不安了。”崔氏让人盯着昌王多日,才确定了昌王对薛妍穗并非全然无情,她倒放心了。

  一点点的眷恋在阿棣和皇位面前什么都不算,反而证明了昌王不是没有心肝的人。

  但这点眷恋绝不能成燎原的烈火。

  如果薛妍穗老老实实的,在深宫里憔悴不堪、容颜凋零,在她临死前让昌王见一面,这点眷恋也就没了。

  &1dquo;可如今薛妍穗不肯听话,就留不得了。”崔氏吩咐,&1dquo;将城北那座大宅献给太后身边的张五郎,除了她。”

  &he11ip;&he11ip;

  承嘉殿里气氛沉闷,宦官宫女们领了赏,短暂的开心后,想到太后娘娘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惩罚,惴惴不安,再也开心不起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