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民国之上海滩之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应对挑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窗外雨声潺潺,青石小巷的水渍倒映着昏黄灯影,洋房里的烟雾却更浓,笼罩住客厅中央的圆桌,烟蒂残火在白瓷烟缸里兀自闪烁。沈洛端起茶杯,眼神不动声色地扫过对面衣冠楚楚的吴兆卿,仿佛只是寻常家常,却暗藏锋芒。

“吴先生,”

沈洛将茶盏放下,淡然开口,“承蒙您对我们沈氏影业的厚爱,这几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您的鼎力支持。”

吴兆卿微微一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声音却温润:“沈公子太谦虚了。说到底,还是公子才华横溢,才让投资不至沦为无底洞。”

沈洛闻言,唇角掠过一抹淡笑。他轻轻起身,走到书架前,翻出一本账册递到吴兆卿面前。“既然您提到投资,不如看看这个。”

账册摊开,里面不仅记录了影业的收益和分红,还附有各大影院的排片数据与观众反馈。这些数据清晰得如同战场上的军报,分毫毕现,每一笔盈亏都一目了然。

吴兆卿凝视账册,脸上的笑意不变,心中却泛起波澜。这账目不仅仅在证明沈洛的财务清白,更是在暗示,他并非完全依赖外部资金。账册里那些精细的策略与精准的收益,分明是一个游刃有余的操盘手的手笔。

“沈公子,”

吴兆卿缓缓合上账册,语气不疾不徐,“看来,您早已做了周全的准备。既然如此,未来的布局,是否方便与我分享一二?”

沈洛微微一笑,重新落座。“吴先生,电影产业是一片新兴的蓝海,但也是风浪不断。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合作,还能开辟更大的天地,比如——”

他语调微顿,目光笃定,“全国范围内的发行网,甚至走出国门。”

吴兆卿眯起眼,表情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是波涛暗涌。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是个懂电影的生意人,还是个野心勃勃的逐鹿者。他的目标,显然远超上海滩这片土地。

“沈公子的志向,让人钦佩,”

吴兆卿意味深长地开口,“不过,路途遥远,未必会一帆风顺。资本家们的心思复杂,外来的竞争者更是虎视眈眈。沈公子打算如何应对?”

沈洛沉默片刻,目光如深潭般幽深。他指尖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吴先生,这点正是我的强项。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产业。我从不寄希望于孤注一掷的投资,而是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制片、发行、影院网络,甚至配套的娱乐产品,都在我的规划之内。”

这番话一出口,吴兆卿心中更是惊异。他隐隐意识到,沈洛不仅有计划,还有切实可行的路径,而这条路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对他的商业版图产生威胁。

吴兆卿随即敛起思绪,表面上却显得愉快而支持:“沈公子果然是后生可畏。我倒是有些好奇,公子这些年培养起来的团队,能否应对如此庞大的布局?”

沈洛神色平静,略带从容之意。他的团队确实是他最大的筹码之一,张铭吉的稳重、江雪的商业眼光、苏珈婉的明星效应,以及他在电影技术上的超前见解,都是成功的保障。沈洛并未正面回答,而是微微一笑:“吴先生,不如您拭目以待?”

这一番言辞针锋相对,却滴水不漏,既让吴兆卿挑不出错,又让他感到隐隐不安。吴兆卿深知,沈洛绝非可以轻易掌控的盟友。

送走吴兆卿后,沈洛回到办公室,点亮桌上的台灯,将一叠信函整理妥当。这些信函来自南洋、北平甚至是天津的商界人士,内容无一例外,是试探性地寻求合作。沈洛知道,他的电影接连成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轰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搭上这列通往电影黄金时代的快车。

他挑出几封有价值的信函,吩咐张铭吉:“联系他们,确认意向。务必记住,不要让对方觉得我们过于迫切。”

张铭吉点头:“是。沈总,此外,苏小姐已经安排好去天津的行程,据说,她在那边的影响力很大,或许能为我们打开北方市场。”

沈洛眉头一挑,目光里露出一丝赞赏。“苏小姐的确是个难得的合作伙伴。等她回来后,我们再商讨下一步计划。”

张铭吉离开后,沈洛点燃一支香烟,陷入沉思。他深知,吴兆卿绝非良善之辈,而顾俊、孙振康等潜在对手,更是虎视眈眈。他的每一步扩张,都会成为这些人觊觎的目标。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步步为营,确保自己的每一个举措都能站稳脚跟。

次日,一场盛大的电影发布会在和平饭店举行。这次发布会不仅吸引了上海滩的电影界人士,还有不少外地资本家专程赶来。一时间,和平饭店内外,宾客云集,车水马龙。

沈洛一身黑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脸上挂着从容而淡定的笑容。他宣布,沈氏影业将联合多家南洋公司,打造一部全新的史诗电影《南洋风云》。消息一出,全场哗然。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