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嗯,放心吧,我会当心的。路上怎么走已经都打听好了,我姐在信里也说的明白,不会出错的。
到了那头我一定尽快往回写信,省的你们惦记。”
有人关心,还是让巧莲很感动的,于是点头保证,一定会当心。
ps:有那么几个读者,非得抓住文中第一版人民币币值问题不放,我单独回复的评论不看,文末作者的话不看,书评区置顶的解释不看,然后说作者是猪。我已经无语了,从12年开始码字,到现在写了六本书,只有读者因为收费问题,或者剧情问题留言有不同意见,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
再说一次,建国初期,因为战后各种原因,第一版人民币的币值很大,但购买力很低,就是通货膨胀。所以到55年,第二版人民币出现,旧版人民币一万元兑换版人民币一元,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是咱们认知里面的钱,55年之前,请自动除以一万。
不想再解释了,如果再出现类似评论,会直接删除,谢谢各位。
第36章离开石家沟
这天晚间,李家做了面条,给巧莲母子送行。
腊月初三一大早,巧莲和孩子们就起来了,吃了点儿早饭,然后跟李家众人道别。
从石家沟一出来,就见到沟口停着马爬犁。姜书记昨天说了村里会派人送巧莲去乡里,今天一早就打人赶着爬犁来了。
北方冬天的出行工具可不仅仅是马车牛车,还有爬犁,这东西在冰雪路面上比马车好用,轻巧又方便,度也快。
赶爬犁的正是曲维扬的一个朋友大林,大林很用心,在爬犁上头铺了狗皮褥子。
见到巧莲母子,立即让娘三个坐在爬犁上,把皮子给他们盖在了腿上。
李家众人也都跟着出来相送,李嫂子过来帮着嘉康佳媛将帽子整理了一下,又叮嘱巧莲,路上一定照顾好孩子。
“嫂子,这些日子多亏有有你们家照顾,不然我们母子三个还不知道怎么过呢,谢谢了。
那个,我们睡的褥子里头,有五万块钱,你回去记得收起来,可千万别丢了。”
巧莲向李嫂子道谢。
“弟妹,你咋还这样儿呢?不行,俺可不能要你的钱。
你等着啊,俺这就回去拿了钱给你。”
李嫂子一听这话就生气了,转身就要回去找出钱来还给巧莲。
巧莲这时,却朝着李嫂子等人摆摆手,“大林,咱走吧。”
“好嘞,嫂子,你们坐稳了啊。
这么冷的天出门多遭罪啊?你可得看好了大侄子和大侄女,别冻坏了他们。
好好盖住了腿,千万别冻着啊。”
大林嘱咐了两句,一甩鞭子,赶车马爬犁一溜烟的就往乡里走。
后头李嫂子在喊,巧莲却笑着朝李家人挥了挥手,“都回去吧,外面冷,别冻着了,我到了那边一定写信。”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