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地产红利(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林策翻了翻白眼,道:“还要不要我投资了?你这是对待投资人的态度?”
搞房地产,林策不是没考虑过。
他也知道,这一行是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房地产的水太深了,不是你有钱就能干的。
而且,这一行是有黄金期的,等黄金期一过,还不知道能不能抽身。
最重要的是,真干了房地产,自已这学都不用上了,事情多,人都捆绑住了。
林策还是比较喜欢,那种可以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用操心的产业。
比如连锁便利店,奶茶店之类的。
给高大军投资,只是玩票的性质,不放过房地产的这波红利。
几天后,高大军的这位表哥过来了。
他叫孙伟,原来在葵花药业集团下面当的采购经理,但现在瞄准了房地产行业,打算回来自已创业单干。
三个人在茶餐厅进行了一次会面,然后交流了一下关于房地产的事情。
林策虽然年纪小,但能拿得出来一百万的投资,还是让孙伟高看一眼的。
林策,孙伟,加上高大军三人共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孙伟是最大的股东,投资三百万,林策和高大军都是各自一百万,明面上是三位股东,实际上,背后还隐藏着一位江城某部门的领导。
能把这位领导拉入伙,全是孙伟的功劳。
没有上层支撑,靠我们三个单干肯定是不行的,这背后需要人脉资源,需要有信息差。
林策还要上学,所以房地产公司里,他只是股东,什么都不管,只等分红,孙伟是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高大军也挂了一个经理的职位。
总之,三方签订了合同,林策不参与管理,但公司经营以及方向,他都是可以说话的。
“第一块地皮,我觉得武江大道那一块就不错,后面是崔家山,附近都是荒地,成本不会太高。最关键的是,我们把一期做好,可以往周边辐射,以后做二期,三期,甚至四期连成一片,可以做成品牌效应。”
林策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孙伟听了,连连点头道:“嗯,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林策,你年纪虽小,但见识,可比我们广多了,到底是大学生啊。”
“你们决定,反正我也不懂。”
高大军是真的不懂,所以也基本上不插手两人的决策。
拍卖地块是最重要的一环,拿下来地皮,才能开始施工盖房子。
这里面,就需要那位部门的领导发力了,具体怎么操作,孙伟可以搞定。
房地产公司这边,林策给完建议后就没怎么操心了,他的精力还是放在了便利店上。
宜家便利店,林策是打算做成连锁模式的。
第一家现在日益稳定了,第二家和第三家,位置他其实早就想好了,问题是有一家是不打算卖,只肯租的。
林策找对方谈了几次都没有同意。
看来江城的拆迁风声开始慢慢透露出来了,大家也不傻,都知道要拆迁了,怎么可能还卖出去?
没办法,林策只能买了一间,然后租了一间。
既然要形成连锁,那肯定不能在一块儿,第二家宜家便利店开在了城西的大世界,第三家开在了科技街那边。
两家便利店附近都是居民区,交通便利,客流量比较大。
货源好说,先前的供应商打个电话就能送货,但从选品上,林策比较严格,都是自已亲自挑选的,包括便利店的陈列摆设,货品标签价格,都是统一的。
等到老妈周小凤和大舅妈过来后,两家便利店才正式开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