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要了本鬼差的命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仿佛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眼前便已經是如此景象了。昨日似乎還不願嫁人的膝下小女,轉眼便穿了鳳冠霞帔滿含淚水地跨出府門,進了花轎,又轉眼面如死灰的回到了府中。

如今,她已在那兒躺著了。以後,沒有以後了。

一切都是如此猝不及防。

卯時剛過,便有樵夫趕來急拍府衙大門,說是在符禹山下的破廟裡發現了一具女屍。府吏大致詢問了狀貌急急通報太守,李更面色一白,自知是不好了,但還是不敢相信。

直到,十數親兵抬著一副簡易的棺材苦著臉回來,李更臉上的血色便徹底消失了。為的是李更的親信鄭念,也是曾護送過李芸,此時他滿面哀色,單膝跪於李更身前:「大人,節哀。」

苧麻白單顫抖著掀起,青白的臉上有些痛苦的扭曲。眼窩深邃,兩頰凹陷,她已經這樣瘦了。

李更掩好單子無言看了看天,聲音嘶啞而虛弱:「說下去。」

「大人節哀。傷在頸脈,小姐走得並不痛苦。大人……」

李更直接栽倒在了地上。

那人其實並沒有如實告訴太守,他的女兒腰腹劍傷十數處,肝腸外流,他們足足收納縫合了約莫半個時辰,又趕緊買來像樣的衣服給李芸穿好了蓋上白單,又匆匆納棺才敢回來的。

此時已沒人再理會那些繁俗禮節了。他們的腦袋幾乎是存放在了脖子上。

底下的人都知曉利害,丫鬟們給李芸收斂穿衣亦是不敢多言。

然而太守依舊封了全郡,勢必要將那賊人千刀萬剁了。

那賊人他只怕是此生也再難捉到了。

來弔唁的賓客越來越多了,緣著李更的面子,不少郡中名門豪紳,周邊同僚,加之三族親戚,門生親信,少說也有幾百口子人。

喧嚷聲不絕於耳,沒有人會為這樣一位未曾真正出閣,更惘論留下兒女的碧玉少女而真正哀傷。左不過,感慨暗嘆幾句罷了。

無人知曉其中真相,他們在乎的無非口中談資罷了。

自然,通判一家也逃不過眾人之口,在他們眼裡,那通判幾乎就是逼死李芸的罪魁,只是不敢明言罷了。但也有人另覺通判此舉也尚在情理,此事一則太守有意聯姻勾結,二來李芸確實身弱命薄,只是感嘆。

總之,眾人都覺得通判府情理之中該是來人弔唁,但又絕不會來自尋霉頭,頗有些咸吃蘿蔔看熱鬧的氛圍。

歸寧寺的高僧們已於靈旁誦經,梵音遙遙,青煙裊裊,雖是院內嘈雜,府中依舊籠罩著哀穆的氛圍。

忽然一聲哀慟哭號打破了這種平衡,似乎連誦經聲都開始變了語氣。一身著深煙紅錦服的青年男子幾乎是踉蹌著跌撞進了府中。錦衣破損蒙塵,蒼白的臉上青紫帶血,明顯是來的路上摔的。

眾人皆驚,卻無人敢攔。

眼前這人只怕是無人不識,正是那堂中主人嫁而後返之夫,通判次子張凌張子旭。

他這舉動,所有人皆是不解,有人失笑,有人暗誹,但都起了興致看熱鬧。

小廝也攙著李更立於偏堂前。李更此時心血大損,無力應對,但府內家丁皆暗拾了木棍等物伺機行事。

劍拔弩張之際,張凌忽然一聲破了聲門的哀嚎驚了眾人,又高聲痛呼了數語:「芸兒,是我混帳!我對不住你,你若不棄為夫,咱們,黃泉路上再做夫妻!」

言罷,一頭撞在了堂前一側停著的柏棺之上。漆得烏黑的棺木上瞬間紅白不堪,那錦衣少年,額上淋漓難掩巨大凹陷,兩眼蒙了血污,已然沒了半點光澤。

眾人皆是驚掉了下巴,然而他們還來不及做出什麼反應,一陣狂風揚起漫天黃沙,棚子接連翻倒甚至飛至半空,眾人皆以袖掩面快步趕進屋內。靈前燭火全息,誦經聲也驀然停了下來。

只有悽厲的風聲嘶吼。

一身著藍邊米白錦服的女子立於堂前,在猩黃狂風中衣袂獵獵翻飛,似乎是迷離蜃景。

身後一行血腳印,有如血蓮。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得晚了,各位看官見諒!!

第14章兩處哀情

狂風散去,青石板的地面上似乎覆了薄薄一層黃沙。

賓客亂作一團,傾倒的棚子砸傷了人,場面混亂至極,驚呼聲不絕於耳。在喧嚷的人群之外,堂前空地上側臥一女子,眼窩微陷,一雙無神的眼睛死死看著那邊撞死的張子旭。素白錦衣,仙鶴成雙,正是這喪的李芸。

這場面實在將人駭住。

「混帳!如此妖風!」鄭念一聲大喝,忙要衝出人群。

李芸出嫁前整個人茶不思飯不想,的確清瘦了許多,後來又患了暴病,雖得神醫相救,奈何已無生機,整個人削減得幾乎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此番狂風大作,她又身著廣袖曳地禮服,似乎,這胡言倒生出幾分道理來。卻也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到底難以壓制。

「詐屍啊!詐屍!」許多人還沒來得及出屋子,就聽外邊一聲變了調的驚呼,「血腳印啊!」

從前堂到院子裡的確出現了一行類似血腳印的印記,只不過,那形狀不像是人留下的。約莫著碗口大,近圓形,周圍邊界十分模糊。

屋子裡的人這下都不敢出來了。

門外有一人似乎膽子極大,走上前去看李芸的鞋底,那繡鞋之下幾乎一塵不染,方才那些絕不可能是血腳印。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