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果等我三十年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晨笑睨一眼,并不理会:“他们来我们学校是干嘛?”

  “交流呗。”

  “怎么个交流法?”

  “可能就看看我们怎么上课,看看我们的作品,吃吃豆腐和角豆?”

  “要是碰到了,我跟他说你好,他能听懂吗?”

  “他们会说中文吧?”

  “应该不会吧。”

  “那他们会用筷子吗?”

  “不知道。”

  三人你来我往地在猜测,秋云听了,心说这三个傻傻的姑娘怎么这么可爱。

  “哎,小云呢,”

王晨现只有三人搭腔,点了秋云的名,“你好像一点都不激动。”

  “激动,我可激动了,”

秋云夸张地跳了起来,假的不能再假地说,“今天头一次见,我也有点愣。”

  “哦对了,有个国际沙龙你们知道吗?”

王晨又问。

  “知道,看楼下贴了。沙龙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学生的自由交流。”

王晨说。

  王晨一提,秋云猛地拍了拍脑袋——差点忘了,今天早些时候梁禾跟她说过,7点到活动室,有中美两国的学生交流活动,不是官方的,有翻译,但是要求她也去,有备无患。

  她把这事儿跟宿舍三人都说了。

  “那走吧走吧,都去瞅瞅热闹。”

王晨当下就说。

  “都是老外,”

常欢一向大方,这会儿倒有些扭捏,“去了干啥,鸡同鸭讲,好尴尬的。”

  “走嘛走嘛,听说先到的十个人,有可口可乐喝。”

  “国际沙龙”

是美国代表团来了才凭空产生的环节。为了和国际接轨,这三天晚上学校专门腾空了给教师开设的周末舞厅,像模像样地摆了几个圆桌,放了椅子和条凳,播放港台流行的音乐,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跃国际化的氛围,让中美学生也有亲密的接触。

  上午梁禾碰到秋云,叮嘱她要参加,一是那次小树林晨读秋云听了他的随声听,让他直觉秋云的英语应该不错,至少应该听力和口语应是在他之上;二来是觉得这种场合秋云应该在,虽然会有翻译,但是好像秋云在场能更好一点,至于好在哪里,他也没细想,只把这当成了理所应当。秋云虽然大学过的浑浑噩噩,但是毕竟是在21世纪成长起来的孩子,耳濡目染累积的基础还是比八十年代的教育好太多。专业术语、论坛演讲她水平不够,但是日常的交流和见过的世面还是足以应付。所以梁禾叫她去的时候,她也没多推脱,就当是看热闹。倒是梁禾留神瞧了她的表情,如果换做别人,肯定先是一阵推脱,毕竟是老外,又是说英语,紧张逃避是第一反应,梁禾都想好了劝说的词,可秋云平静正常,只想了一瞬,就答应了,就像答应帮他去食堂买个馒头一样。梁禾的脸上倒是出现了一丝玩味儿。

  秋云她们到达舞厅还差几分到七点,里面已有一些同学,中美两国都有。可口可乐看来没戏,常欢有些沮丧。氛围不算太热烈,中方的同学基本都是坐在凳子上,规规矩矩,有一说一,美方的同学稍微活跃大方点,提问多,看来对中国挺好奇。秋云她们随便找了个圆桌坐下,有个金碧眼的美国姑娘看到有人加入,大方地打招呼:“hi。”

  “……你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