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类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地图和人口带来的震撼(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难以想象这得产多少粮食,才能够养活这么多人。

“如果天幕能将我大明的灾民们接到后世去就好了。”

“这样,我大明就可以用剩下的土地养活剩下的人口。”

“而灾民们也能够吃饱饭,不至于造反。”

对于这个问题,他是相当的无奈,那些灾民们吃不上饭就要造反,逼得他只能一心平乱。

又兼天灾不断,实在是让他身心俱疲。

特别是在看到自已的下场之后,这个时期的朱由检,已经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想法。

或是觉得无力回天,不如一死了之。

或是觉得北京不可守,不如迁都。

总之,他的脑子里冒出了许多,原本历史上崇祯没有想到的问题。

“哎……”

“虽朕德薄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又是在口中默念了一句天幕上的自已临死前的遗书。

崇祯深表同感。

对啊,他就是这么觉得的,他就是觉得大臣们都是骗他的。

所以才会换首辅像是换衣服。

清。

康熙时期。

康熙已经眼巴巴的看着天幕想要得到后世能养活这么多人的答案了。

虽然防汉甚于防川,乃至在前些日子都确定了,绝不可以发展火器,擅自研究火器者死的国策。

但是对于这种可能能够养活更多人的方法,康熙还是极为好奇的。

如果可以,他会毫不犹豫的推行。

当然,损害皇权不行。

毕竟能够养活更多的百姓,也就意味着在灾荒年,百姓不至于饿死,或者说不会大规模饿死,这样就不会有百姓造反,大清就能够万世永存了。

乾隆晚期。

已经垂垂老矣的乾隆,再没有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何进取之心,只沉溺于自已的十全武功里,不断接收着百官的赎罪银,做全天下最大的贪官,享最美的福。

“十四万万。”

同样是被震惊到了的乾隆,相对来说,因为比较靠近后世,还是相对容易接受一点。

毕竟他这个时期,人口数量也已经突破了三亿。

虽然有红薯和土豆的大范围推广的功劳,以及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百姓面黄肌瘦,处于严重饥饿之中。

可是有这么多数就是有这么多数。

“华夏有这个多人口也就罢了,可是其他地方呢?总人口八十亿?这怎么可能呢?”

“我中华地大物博,能养活这么多人也就罢了,那些蛮夷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比起中国人口,乾隆更加疑惑的是,那些蛮夷竟然有六十多亿?

还有此前天幕说过的的什么‘西学行洋务’。

难道洋人真的有什么值的学的?

思索了一阵,老年乾隆还是觉得不可能。

蛮夷没有什么好学的,他还是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十全圣君就好。

“中国人口集中在……印度人口集中在……非洲人口集中在……”

随着天幕上的画面转动,一个大大的圆球出现在了万朝观众的面前。

圆球不断转动,上面则是世界各个位置的地图。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