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永平帝 此法深合帝王之道(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永平帝返回座位,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想到黑山山匪的事,便想试试秦琼的才智,望向秦琼道
“秦琼,现在朕跟几位爱卿正讨论黑山剿匪的事,不知该让哪一营的兵马前往,这事儿本是因你而起,不知你有何看法?”
秦琼表现出一丝惊慌,忙拱手道“学生不过仅有一个秀才功名,岂敢参赞朝政。”
“朕让你说,你说便是,说错了,朕岂会治你的罪?杨仁、李儒,将京营的事,跟秦琼说说。”
杨仁几人对望一眼,应了一声,向秦琼讲明了。
大周立国后,为防止重蹈前明军阀割据的局面,在军事上有诸多限制。每次出兵也极为慎重。
不但调兵需要虎符,而且每次调动过一万以上的军队,都需要皇帝的御旨、内阁三位以上大学士的签字盖章。
调动三万以上的军队,需要另派将领来统领,要调动京营的军队也是如此。
现今京营的最高统帅是王子腾,但要调动三万以上的军队,就需要皇帝从其他地方调来将领统帅。
说白了,王子腾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行军打仗的时候他就只能靠边站。
调动五万以上的军队,就需要皇帝下旨、内阁签字,让文官来领兵。
如今要剿灭黑山的山匪,需要动一万的军队,所以究竟让京营中的哪一营去,内阁就吵了起来,意见难以统一。
听完后,秦琼微垂双眸片刻,拱手道“陛下,学生以为,让三大营,各出一营兵马,凑成三万,另派将领统帅,前往剿匪为好。”
闻言,永平帝心中微微惊讶,秦琼这个法子可谓深合帝王之道。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所有大臣的要求,使他们无话可说了,又将兵权牢牢控制在手中。而且,因为三个军营互相制衡,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永平帝心中如此想,面上却没表现出来,道“子美此法确实可行,可见子美的书也没白读,并不是只会写话本。几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杨仁几人对望一眼,既然皇帝如此说了,也就没什么好挣的了,都同意了。
吏部尚书、大学士钱穆眼眸闪了闪,知道只能放弃韩汪了,道“陛下,既然是出三营,那我推荐郭祀将军代表武字营出兵。”
次辅李儒也道“陛下,臣还是建议董卓代表威字营出兵。”
见已经只剩一个位置了,杨仁拱手道“陛下,那臣就建议果勇营的娄圭代表勇字营出兵。”
永平帝点了点头,道“至于统帅,朕就让锦衣卫指挥使赵全担任。”
见几位阁臣也都没意见,永平帝即命禀笔太监写下圣旨,让五个阁老签字盖章,便令人传旨于赵全。
但如今赵全正在审讯那些山匪,想来即便是出兵也得等到明天了。
等这一切做完,永平帝又随意问了秦琼一些生活中的事,就见夏守忠小跑着进来,对皇帝道“陛下,奴才已经将裴元绍提来了,就在门外。也已经命内厂番子去召顺天府尹了。”
永平帝听了,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没了,一脸怒气地道“将他带上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