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敬人生一杯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谢谢与再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说的是短时间短距离的走,跟‘不许走’是有差别的,这点不要误解。”

许南风又强调了一遍,家属跟患者都耐不下性子。

她就让家属看护着病人在科室走廊上短距离的行走,多加了一些在病房内和病床上可以多练的基础动作。

但是患者和家属依旧我行我素,他们有自己的“锻炼计划”

。家属是这样解释的:

“你说的那些都是你需要做的工作,我们把你要做的事情做了你还做什么?这点量才多少,我们之前在大医院,要把人吊起来在跑步机上跑呢,还要让他的脚拖着东西跑。

每次至少半小时,你们小医院当然看不到那么高级的机器了,你们没见过,有没有我们自己专业还不一定。”

许南风解释到,她说的是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减重是为了减轻患者训练时下肢或腰部的承受重量,有时也会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下肢在行走的时候各个关节保持相对正确的运动轨迹和动作。但是这跟把一个软瘫期的患者拉起来,或者像他们一般负荷狂走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她低估了自己的“话语权”

,大树的地位不可动摇。现在的她就像跟患方站在对立面,家属语气里表现出隐隐的敌意:

“你们知道这些机器对患者好,怎么不买回来给我们用?医生都说加强锻炼好,我们就是一直锻炼着才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瘫了的。我们不锻炼,钱还不是都被你们赚去了。

你们动动嘴一天就几万几万的把我们的血汗钱赚去了。科室里头的机器没大医院的多,人倒是个个心高气傲的。”

她有些无奈,不想在这方面继续争论下去。经济对于进医院,或者进康复科的确很重要。但现在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医保范畴内的项目都能得到相应的报销。

这里的康复项目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内,康复项目也由此受到一定的制约。能规范开出医嘱的康复治疗技术,才能得到临床实施。

加上没有其他康复器械加持,因此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和固化,也极少出现全自费的患者。至于这里的康复设施和环境,她也找不到理由反驳。

医疗焦虑加上人云亦云,不知不觉让医疗系统之外的人产生自己的理解,乃至不信任但不得不进入医院的矛盾。无论是康复医疗,还是整体医疗,都像一堵墙,墙内的人有自己的困境,墙外的人有自己的定论。

宣教一直没有良好的结果,家属最后嫌许南风啰嗦,挥挥手示意她别再重复说那些没用的话:“我们听医生的,医生说要做你这个康复按摩我们才做你这个按摩的。”

许南风不想争辩,对于康复医学治疗技术的规范化的称呼,科室内部有些人称呼也不准确。患方与患方之间又存在某些默契的交流圈,一来二往的,即使医嘱得到暂时性的规范化称呼,他们也会潜移默化的认为都是按摩一类。

这是许南风不太想听到的字眼,不在于称呼或是误解,而是他们会由此把康复技术贬值得一低再低,治疗师的配置就好像他们要随意指挥的服务人士。

工作的主动权得掌握在自己手里,科室平时临床工作繁重,也没有一隅之地认真的张贴宣传现代康复医学的内容。

但是她也知道花大把的时间去理论一个专有名词会把她的工作重点搞混,因为这样的争论很可能只是她一个、或者是治疗组内部的事情,很难调动整个科室。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许南风不是卢林,她只想顺利的混过去,到时候利落的离开这儿。

“出院后”

的第二天,楚延安带着楚将来到医院门口,大致估着时间等陈最和陈勉勉从医院出来。

楚将笑呵呵的捧着精心挑选的盆栽喊住陈最。

“路过路过,我过几天就回老家去了,顺便给勉勉带份小礼物过来。”

他手上是一只又萌又可爱的小胖老虎抱着南瓜式样的花盆,盆上刻了肥乎乎的“福”

字,老虎的须子用笔直又柔软的材料黏上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