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配重生醒悟了古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两年不曾回京,京中俨然已经是另一番天地。

刘问月策马去京郊界碑接我,带着皇帝的圣旨。

“擢升听凤候为乾国公,加封望舒郡主,执掌三军帅印、兵马虎符。

“左将军柳寒,擒贼王有功,进宁安伯,任兵部尚书;右将军柳芳,进大将军,任兵部侍郎;卫将军柳冰,任殿前指挥使,执掌殿帅府。

“副将扶翠微,封云麾将军、衡台县主。”

此时京郊都是自己人,甚至无人下马。

“皇帝怎么如此大方?这不像他一贯的作风。”

刘问月骑马与我并行,怀里抱着疏影。

“经此一役,他初尝以武安国的甜头,正做着千古一帝的大梦,可不得拉拢新贵。”

她眼里闪现出些许厌恶。

皇帝只需端坐高台,自有将士为他冲锋陷阵,千里之外如何烽火连天,呈送到他跟前也不过纸上文字。

他眼里只有胜仗,旁的岂会放心上?又怎会体谅战事艰难,其中又有多少战后准备需要人决策?

别说忧心战事,连朝议都不曾论过几次,倒是新纳了几个妃子,愈发纵情声色。

若不是有她在京中顶着,送去塞外的粮草和军费,不知道要搜刮多少层油水下去。

这样的人,怎么配依靠臣子的功勋做雄君伟主的大梦?

她轻蔑地笑:“待会儿就有好戏看了。”

我与刘问月一唱一和。

一个报功的时候不表明性别,皇帝下意识以为是柳家是三兄弟,策勋时放宽了往上加官晋爵;一个怕皇帝见了人后悔,拿了圣旨先一步过来宣旨,美其名曰,让将士们披着功勋进京,才算荣归。

坐实了军功再说,不敢想皇帝看见自己的兵部尚书、兵部侍郎、殿前指挥使都是女子时,脸色会有多精彩。

回京数十里路,刘问月跟我讲述着这两年京中发生的事,逸闻趣事她已传信给我,将不便成书的事情讲给我听。

顾让尘早已不是什么清风傲骨的文相,盈辞为他生下了一对双生子,自诩是顾家的大功臣,死死独占管家权,不让旁人分润分毫。日日出行排场极大,花钱如流水。

再加上那样一个不求上进的家,被她从相府送出去的钱养肥了肚子。

什么远亲都上门来打秋风。她一概拿大笔的银子打发,甚至安排进相府做活,恨不得让娘家所有人都瞻仰着她的尊贵体面。

二人的感情逐渐平淡,不复爱来爱去的激情。

起初皇帝直面战事的可怕,惶惶不可终日,直到一封封大捷的战报送到,又觉得戎狄不堪一击。

心里一紧一放,整个人都膨胀了,前二十年只能说是平庸,如今已经露出昏君的苗头了。

顾让尘对财帛的渴望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只要将皇帝哄高兴了,他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

这两年卖官鬻爵,圈地捞钱,一改往日作风,成了彻头彻尾的奸佞。

他没有直接加害百姓,可下面的人自会为了他去压迫更底下的人的生存空间。

“如今我已借他的手,将自己人尽数安插进要职,将来改天换地,也不至于朝政瘫痪。”

党羽有了。

“凡百姓受其祸害,我自前去安抚,并加以补偿。”

曾经被骂作混世魔王,如今竟成了百姓口中悲天悯人的活菩萨,凡是奸官作恶,都有她缝缝补补。

到让人唏嘘她是位公主,只能助下,不能治上。

民心也有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