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两人相视一笑俨然一对恋人的模样(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赵东城犟嘴:“二憨子就二憨子,我才不怕呢!”
母亲作势要打,赵东城赶紧跑了。
晌午,东城父亲从地里干活回来,得知东城要相亲的事情,也自是欢喜不已。
天刚擦黑的时候,郭婶从娘家回来了,说那边同意明天见面,让赵东城过去,就在郭婶娘家哥哥的家里见面。
赵东城母亲自然应允,父亲是个实在人,也没有话说。
这事儿就这样定了下来。
郭婶一走,母亲自言自语似地说:“我还得马上去你大娘家一趟,那一家这两天咱们也得见一见,定下来一家算了。”
说罢就匆匆出门去了。
约莫一个饭时的功夫,母亲回来了,她告诉赵东城:“你大娘说后天见面也好,只是咱也得去这女孩家,这女孩的娘去世得早,所以性格很内向,听你大娘说,她平时不太跟人说话。”
赵东城倒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百人百样百脾气,不爱说话的人不一定就不好,说不定是内慧其中呢。”
母亲就笑了。
赵东城吃罢晚饭,本想到几个伙伴家里去玩一会,但想了想却没有去,而是到旁房里睡下了,他最近不在堂屋里睡觉了。
他一直睡不着,心里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欢喜还是忧愁。
他觉得自己今天的想法有些奇怪,以往自己怎么没有这种找对象的迫切感呢,好像是忽然之间,他就彻底改变了以前自己对婚姻的看法。
浪漫的幻想与现实的婚姻哪一个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一直困惑了很久,也因此吃了不少的苦头。
看到比自己小的伙伴都一个个地结了婚,有了娃,他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也总得有自己的媳妇儿,至于自己喜欢不喜欢她,他现在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家。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在他的心里一直就是有的,只是他始终不想面对罢了。
生活是实在的,具体的,有时候甚至是残酷的,那不是一个人想不想面对的事情,而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全村那么多仅仅只见了一面,就结了婚的人家,现在不是都生活得好好得吗?
可见,男女之间的白头偕老,并不需要结婚前的相知相爱,所谓婚姻,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罢了,简单点说,就是搭伙过日子,它的形式是男女同居,它的目的是生养孩子,至于别的,全是扯淡!并不像书上讲的那么复杂。
赵东城现在就是这么想的,他以此来安慰自己,就像今晚。
第二天一大早,郭婶就来催促,叫赵东城赶快准备,说是紧早不紧晚的。
赵东城母亲简单地做了些饭,让赵东城匆匆地吃了,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找出一套较新的衣服,让他换上。
赵东城嘟囔道:“还用这么费事吗?”
母亲道:“相媳妇,大事哩!”
赵东城也就换了。
他这边准备好了,郭婶那边却还在忙乎着,等到郭婶把自家里里外外招呼停当,太阳已经爬到树梢上去了。
二人赶紧出。
老村离郭庄有四、五里路的光景,赵东城本想用自行车驮着郭婶去,郭婶说路不好走,怕摔跤,还是走着吧,稳当,于是就走着。
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
郭庄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赵东城来相亲,也就没有几个人注意他,这也让他心安了一些。
郭婶把赵东城在哥哥家里安顿好,就立即去通知女方家。
不大一会儿,那女孩来了。
赵东城趁她还没有进得屋来的时候,先仔细认真地看了她一会,感觉挺好的。
他心想,我以后就要跟这个人一个锅里搅勺子了呢。
那女孩走近了,赵东城见她个儿不是很高,大概一米六左右,留着披肩,脸蛋儿白嫩嫩的,一双眼睛不大不小,挺有精气神的,衣服穿得朴素,但打扮得体。
赵东城一时越看越喜欢。
女孩看起来挺活泼,脸上笑盈盈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