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亮剑中的战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八路军的战略武器(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王苏墨给副总指挥点赞:

“这个想法十分有搞头,我可以提供材料,协助兵工厂用拖拉机当做车头,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多管火箭炮。”

接下来的日子,王苏墨就开始了自己的兵工厂生涯。他开始和一个工程师交流,从画图纸开始。

底盘很简单,就像一个拖车,不过四个角安装了固定装置。这是为了提高底盘的稳定性,否则第一枚火箭弹带起的气流就能改变射的角度。

底盘上的射架十分简单,其实就是工字钢。上面来几个孔,就是为了减轻重量。

调整射角度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就是和高射炮一样的高低机和方向机。

至于底盘需要的钢材和轮胎,都是王苏墨去采购。

时间过的非常快,射车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火箭炮的点火装置王苏墨还是提议用电启动。无它,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好。

在射方式上,王苏墨和工程师有了一点出入。

先就是空气动力学,这个工程师懂得不多,王苏墨可以说是不懂。虽然王苏墨不懂,但是他有见识啊!

当工程师说:

“可以做一个按钮,同时射。”

王苏墨直接就否定了:

“同时射,火箭弹的尾流会导致射架强烈晃动,这样会严重影响精度。我认为每个火箭弹射之间应该延时半秒。这样一个射出去之后,另一个再射,有利于提高精度。”

“你的意思是依次射吗?”

“那当然是不行,这又涉及到了空气动力学。相邻的两个火箭弹距离太近,前一个的尾流会影响后一个的前进方向。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生,应该是左面射一个,右面再射一个。”

一听这种射方式,那就只能是电子点火。王苏墨又跟着他设计了几天电路。

最后王苏墨没有办法,只能将八路军提供的元件记下来。在网上找了一个大神,设计了一款电路。果然是会了不难,难了不会。

王苏墨研究清楚后,就开始教八路军工程师。

前后半个多月,八路军的多管火箭炮终于要问世了。一边训练士兵操作,一边申请实验的地狱火箭弹。

火箭弹还要经过简单改良,主要是方便固定在导轨上。

实验的当天,八路军总部的领导都到齐了,就连旅长都跟了过来。

一辆拖拉机拖曳着多管火箭炮进入靶场,拖拉机一停,立刻有5个战士跑了下来。

有两个炮兵开始固定四个角的支撑架。

一个炮长开始使用望远镜测距指挥。

两个炮兵不断按照指示调整方向机和高低机。

调整完成,炮长一声令下,小红旗从上往下一挥。

伴随“射”

二字的是一条条长长的尾焰。

领导们一个个惊讶的合不拢嘴,当16枚火箭弹覆盖了前方阵地的时候。旅长率先大喊:

“好!我要它,这才是属于386旅的大杀器。”

师长笑着回答:

“好武器啊!这是能改变战局的战略性武器。我觉得旅长可能把握不住,还是装备给我们师吧!”

李云龙这两天在独立团坐卧不安:

“这都快阳历年了,领导什么时候才能将系统还给我啊!可别耽误我的新年计划。”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