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慷慨歌燕市十七(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同时,荀府。
荀彧坐在内室,面前摆着两杯早就凉透了的香茗,片刻后,荀攸带着两人走了进来,面带喜色道:“叔叔,我找到两位壮士,有他们相助,救下曹孟德不成问题。”
荀彧抬望去,荀攸身后两人也跟着望过来。
其中一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荀彧觉得有些熟悉,脱口道:“这位莫不是……”
荀攸笑道:“叔叔好眼力,这位就是袁本初曾经招募的常山勇士赵云赵子龙,因袁本初不能用而弃走,托辞回乡探亲,实则还留在洛阳。这位——”
他一指赵子龙身边的大汉,“是江湖上有名的陈留豪杰典韦,膂力过人,义薄云天。”
典韦长得着实不敢恭维,头乱糟糟的,满面虬髯,蒜头鼻子,血盆大口,最低一米九,横向面积广阔,往那一站,如乌云盖顶,完全遮住了阳光。荀彧起身迎接,作为士族,对这些大字不识一个拳头指挥大脑的文盲打心眼里鄙视,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要救曹操,光靠笔杆子是不行的,还真得靠这些文盲。
“久闻壮士大名,不知可有表字?”
荀彧想了想,还是没有去拉典韦的手,他怕等会儿洗手洗不干净,吃饭拉肚子。
典韦自然道:“韦自幼贫贱,并无字号。”
荀彧道:“不如我为壮士取一个字如何?”
典韦淡淡道:“多谢。”
“壮士义贯日月,雄健武烈,表字义武,可好?”
典韦还是那两个字:“多谢。”
荀攸把桌上的茶端到一边,摊开一份洛阳的简易地图,招手让三人过来:“董贼刚刚公布,孟德在后日处斩。洛阳的牢狱戒备森严,我们不可能硬闯,所以我们能做文章的,是在刑场上。后日,孟德会被押赴菜市口,这是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
好了,让我们换个画面,镜头对准曹操,看看这个热血青年的情况——
曹操得知自己的行刑日期后,就在大牢的墙上用讨来的毛笔写诗: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
然而写完下一句的前半句“贼臣持国柄”
之后,他叹息一声,扔掉毛笔,大笑道:“杀贼不成,以身报国,以血醒民,快哉!快哉!”
一个人正好来到大牢深处,站在曹操的牢房外,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对狱吏吩咐:“开门。”
曹操借着昏暗的光线定睛细看,惊讶道:“是你?”
韩滔不著片甲,也不拿兵器,只提着一坛酒和一些熟食,坐下后道:“曹孟德,我来为你送行。”
曹操一语不,韩滔面色自若地打开熟食包装,拍开酒坛的泥封,令狱吏拿两个碗来,倒上酒,举碗道:“你要杀董相,我是董相的部下,各为其主,你怪不得我。”
曹操自顾自喝了一碗酒,抹抹嘴,冷笑道:“你是杀了丁刺史之后才投靠的董卓,然而在你眼里,你应该比那些节烈之士还要忠心,董卓有你这样的部下,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韩滔沉默片刻道:“我杀丁使君也是出于无奈,就算我不杀他,董相也不会放过他。”
言毕,一饮而尽。
“一个丁原,换来的是车骑将军、温侯,值了。”
曹操大笑,震得牢顶的灰土扑簌簌往下掉。
韩滔的酒碗里就落了不少土,他皱皱眉,见曹操碗里也是一样,后者转着碗底道:“酒浑心不浑,世浊人不浊,我曹操死了,有的是人想要董卓的命,你救不过来。”
举碗致意,仰脖痛饮。
韩滔也不迟疑,跟着干了。
出来的时候,在牢房门口碰到董平,这小子已经是持节的镇西将军了,自从控制了天子,董卓的手下官职那是蹭蹭往上跳,一月之内连升三级的大有人在。董平以镇西将军持节统领洛阳禁军,位高权重,毕竟是董卓的亲儿子,还是很放心的。
按级别韩滔比董平高多了,但他不敢托大,连忙行礼:“见过少将军。”
董平在门口站了有一会儿了,叹口气,也不理会韩滔,转头就走。
这一声叹息,也撩动了韩滔的心弦,心里不禁沉甸甸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