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热血已冷五(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楚主讳庄,项氏,有勇力,籍贯不详,自诩战国名将项燕后裔,莫能审辨。楚主志虑周全,常思己过,故能揽英才为之所用,总群臣而不相争,屡以一隅抗中原,多有胜绩。太祖与之相交,非敌也,非友也,评曰:“项氏容贤蓄众,割据西南数千里,兵精粮足,人尽其才,又抚定蛮越,开拓南疆,世之英雄也。”
——李清《晋书。楚主本纪》
二十一路诸侯组成的讨董联军声势浩大,董卓气得差点拔剑冲进皇宫把汉献帝砍了,冷静下来后,得知联军的前部逼近虎牢关,紧急召集一班文武议事。
董平最近越来越不能忍受老董的胡作非为,但他不敢指责父亲,此时跳起来道:“父相,孩儿愿前往虎牢关镇守,必不令敌人越过虎牢关一步。”
这就是他的想法,找机会躲出去,眼不见为净。
“坐下坐下,你还得督察京畿诸事,过两天给你封个司隶校尉,别老想着出去。”
董卓可舍不得儿子上战场,一口否决。
小董怏怏归座,很快又有一人出列请战,众人视之,乃都督华雄也。老董对华雄的本事相当了解,安心道:“谁人为副?”
度辽将军张济之侄,武牙将军张绣离席拜道:“末将愿从华都督出征。”
董卓大喜,厚加赏赐,还把自己的战袍脱下披到张绣身上,鼓励道:“凤来骁勇,必能克敌制胜,咱就在洛阳等着你的捷报。”
张绣还很年轻,他本就是没甚心机的人,激动得红光满面,说话都颤抖了:“末将敢不效死命!”
两将退下整军,李儒进言:“虎牢关乃洛阳屏障,若失,则洛阳危矣。相国,不如派韩车骑整顿兵马,押在华都督之后,随时准备驰援虎牢关。”
韩滔就在董卓身边,闻言道:“末将受恩相殊礼,荣嗣加顶,粉身碎骨难报万一,愿领军挫败倡乱诸侯,为恩相开辟太平。”
“文优老成谋国,孝澜忠武刚烈,就如此办吧。”
董卓想起一事,脸现怒色,“还有,李傕郭汜你们两个,带兵去抄了袁绍的家,曹操跑了他家不在洛阳,咱奈何不得。袁家几百口人都在咱手中攥着,袁绍黄口小儿还敢会盟讨伐咱,那就让他看看咱的刀子快不快!”
李儒慌忙阻止道:“不可!不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不计其数,不到万不得已无须把袁家得罪死了。依儒之愚见,相国可以下令袁家所有人都待在府中,不得随意走动,如果战事危急,再杀了泄愤不迟。”
“你也说了,袁家四世三公,若在洛阳串联百官,和联军暗通款曲,咱不就防不胜防了吗?”
董卓不松口,李傕、郭汜随时待命。
李儒苦劝,徐荣、董平也跟着劝解,老董喘了一口粗气,摆摆手让李郭坐回去,冷哼道:“既然都这么说了,好,就依你们。不过等打退了诸侯联军,咱一定要杀了袁家满门,鸡犬不留!”
……
许褚带兵围成一个圈子,圈内只有林宁和项庄两人,仍在缓缓行军。
出乎意料,两人再会相当平静,既不红眼也不红脸。林宁拽着缰绳,眼望绵延数里的讨董联军各自行进,有的能保持军列,有的却散漫凌乱,显然是乌合之众。如果不是董卓搞得天怒人怨,离心离德,堪称天下精锐的西凉铁骑也不至于节节败退,说到底“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人人会说,极少人会做。
“在想什么?”
项庄的脸上始终堆积着淡淡笑意。
“天下,黎民,还有世家,诸侯。”
“如靖,你还记得大王在乌江之畔说的话吗?”
林宁没想到他主动提起,怔了一下,真诚道:“少将军,你我同生共死,却因上天的捉弄来到大汉后天各一方。若是有意,我们可以坐下谈谈,毕竟我们两个的班底一脉相承,没必要自相残杀。”
项庄摇头道:“不可能的,我手下要跟着我升官财,你的手下也一样,不论是合并后谁做主,内部都将不合,此事不必再提。”
“少将军曾经性烈如火,遇事不加思考,没想到短短几年不见,已真正成长,大王泉下有知,定然欣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