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热血已冷四(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孙坚尚未生出野心,一拍脑袋道:“难为太尉还记得这么清楚,其实我早就想问了,太尉当初对我说这些话,是怕我生出不臣之心吗?”
林宁眼绽精光道:“你会吗?”
孙坚一凛,肃容道:“太尉未免把我孙文台看得忒浅了,孙家累受国恩,我也打小立志报效大汉,怎敢因一己之私欲而弃忠义于不顾?”
林宁想想失落在洛阳的传国玉玺,早知道那时候就把玉玺找出来带走了,有这块破石头在,早晚搅得风云突变。正沉思间,只听孙坚道:“太尉大人,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没逮着机会,今天我就冒昧地问了:太尉大人手下诸如龙且、章邯等爱将,他们的真名是什么?”
林宁一愣,这怎么回答?实话实说是不行的,便支支吾吾地随便找个理由敷衍过去。看孙坚的表情甚是怀疑,明显不信,也没办法了。这个秘密其实瞒不住,当初数万楚军降落汉末,都是知情人,焉知没有一个大嘴巴?但林宁三缄其口,龙且等当事人也把紧口风,外界就无法猜透其中奥妙。
隐隐约约,林宁感到自己漏了一件事,偏偏想不起来,搞得和孙坚说话数次出神。
接下来几天,林宁又拜访了公孙瓒、袁术等人,还和荀彧、荀攸、赵云一一见面,但人家已经成了曹操的部属。林宁估计以三人的节操,是不会莫名弃了曹老板投奔他的,只能仰天长叹。
不久,二十路诸侯全部到齐,筑台祭告天地,共同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袁绍假意推辞几句,袁术不冷不热地来了一句:“你要不想干就下来,我干!”
袁绍这才正襟危坐,接受各路诸侯参拜,慨然道:“绍无才无德,诸君以我为盟主,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各部凛遵,若犯之,绝不宽宥!”
诸侯各自称是,袁绍还要再说,有小兵入内禀报:“盟主,郁林太守项庄带数千精骑,赶来会盟。”
项庄的名头也不小,不如林宁响亮,是因为实行韬光养晦之策。别看他还是郁林太守,实际上完全把交州刺史贾琮架空了,整个交州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近两年威服南蛮彝越,又全力向交州以南开拓,占有了后世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老挝、柬埔寨的一部分,因为人力不足,开缓慢。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项庄不再盲目开拓,但因为南拓的努力,千里沃野变良田,带来的是丰厚的粮食回报,至少可以支撑项庄集团打两个官渡之战级别的大战役。
袁绍看看左右,说:“快请。”
林宁表情最是复杂,他终于想到自己遗漏了什么。项庄韬光养晦他是知道的,诸侯会盟讨董不出意外肯定要插一脚,然而交州远离中原,所以来得慢了一些。正好,从中平元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只是从情报上分析项庄的动向,这次相见,除了看一看项庄展如何,还要叙叙旧。
随着层层通禀,项庄顶盔贯甲大步而入,后面跟着三员武将,其中一个林宁认识:一诺千金的季布,项羽麾下五虎大将之一。
比起乌江最后见的一面,项庄白皙许多,略略福,看来这几年活得挺滋润。季布沉稳勇毅,老样子还是没变,和林宁的眼神在空中对上,若无其事地移开。
本来袁绍是想等项庄拜见的,对方快走到跟前了他临时改变主意,起身下台阶抢先一步,扶住项庄的胳膊亲切道:“项府君,来得何其迟也!”
“国贼凌辱天子,人人得而诛之,来之则未晚矣!”
项庄一边说,一边拿余光偷瞄面无表情的林宁。
袁绍令人看座,正式承认了项庄第二十一路诸侯的身份。
紧接着,袁绍指点江山:“后将军袁术总督粮草,输应诸营,不得有缺。另派一员先锋大将,直抵汜水关(虎牢关)挑战,一鼓破之,洛阳便近在咫尺。余部各据险要,以为接应,请诸君同心戮力,共扶汉室。”
“诺!”
各路诸侯气势如虹,孙坚第一个出列道:“坚愿为先锋。”
袁绍笑道:“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林宁在孙坚走过身边时,对他小声说:“西凉军猛将如云,尤其是那个华雄,文台小心应付。”
孙坚点点头道:“多谢太尉关切。”
长沙兵马先行,其他诸侯整顿甲兵,率部在后缓缓而行。
郁林兵沉默如一,煞气内敛,项庄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季布,一拽缰绳,战马嘶叫一声,转到幽州兵的阵列,直入中军。不等靠近,许褚持刀、凌操持枪形成交叉,拦住项庄去路,后者笑着拱手道:“二位,我与如靖乃故交好友,烦请通禀一二。”
林宁早就注意到这边了,示意所有人不要紧张,冲项庄抱拳道:“多年不见,少将军风采依旧。”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