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谢幸芳(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她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轻贱她!?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敬爱的父亲会这么做!

郭鸣仁的风流事迹谁人不知?痴迷寻欢楼的花魁,还公然接回府中。不仅落了康王面子,常平郡主也让人取笑不如一个青楼女子!

而自己的父亲却巴巴的把自己送上去,这不是毁了她一辈子的幸福吗?

想到伤心处,泪水不禁的流了下来。

谢阳伯拍了拍她的手背:“傻孩子!你就不想知道你爹是怎么说服我的吗?”

谢幸芳擦了擦泪水,仍然低头不说话。

“谢王两家交恶,起因就是曾姑祖母!这些事你们小一辈的都应该听过吧!?”

谢幸芳点点头。

“她丈夫是个庸才,不及族中兄弟出众。一味信奉五斗米道,整日起坛扶乩,身为士族不奋向上,守土一方却不谋其政!但这真是他王凝之的错吗?”

“难道不是吗?”

“那你放眼建康,现在的士族子弟又比他好多少?”

谢阳伯反问道,“要么声色犬马寻欢作乐,要么求仙问药,这有何区别?”

谢幸芳认真一想,还真是这样!

“错的不是人,是这种风气!”

谢阳伯叹道:“我那小友明明玄道精深,却最反感清谈大会,你知道是为何?”

谢幸芳摇头,她不明白伯公想说什么。

“他说无益!道理谁人都懂,谁人都会说。但说的人多,做的人少!求变,只有去做才管用,不管做多少,至少尽力了,便无愧于心!”

后一句是谢阳伯他自己的话,他也反省过自已。

年轻时他不愿出仕,就是不齿与那些人的行为。现在想来,更多的是虚名与自负。

活在这世间根本无处可遁,自得清静其实只是在逃避。外人眼中是曲高和寡,其实就是自负的表现。成就了虚名,也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他在丹阳建了个书院,想请我去主持教授!”

“书院?”

“就相当于咱们的族学。”

谢阳伯一边解释何为书院,一边带着她往自己住处走:“他想让寒门子弟,普通百姓的孩子都去读书认字!最起码学会一技之长,以后也有谋生的活计!”

“他居然敢让伯公去教?”

谢幸芳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

“我答应了!”

谢阳伯又说道:“咱们进屋煮茶,慢慢说。”

两人进了屋,她扶着谢阳伯坐好,便开始烧水煮茶了。

可谢幸芳明显心不在焉,要知道,就连谢家子弟都没有机会受伯公指点解惑的机会呢!伯公一生逍遥自在,又怎会答应呢?

“伯公,芳儿不明,这书院有何吸引您呢?家中族学的子弟都盼着您给他们讲学解惑呢!难道家中年轻一辈都资质平平,入不了您的法眼?”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