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在饭桌上,陆执安也没有说什么沉重的话题,而是尽量把沟通方向往日常生活上引。
毕竟是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是让人天然就有敬畏心的皇宫大内,面对的还有直系上司,都是十岁出头的小少年自然心怀紧张。
上课的时候,大家都面朝前看老师,这份感觉还不明显,但是现在,大家都坐在一张桌子上,随意一个转头间就能互相对视,这就让人麻爪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又聊一些有深度之类的话题,只怕是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好。
对此,陆执安深有感触。
毕竟当年他那位导师最喜欢的就是在小组聚餐的时候抽查大家的学业进度,搞得上到博三的师兄下到研一的师妹,一个个都被他嫌弃是小鸟胃,要多吃才健康。
不过人家那是调研任务繁重,带学生都是挤时间带的,见缝插针很正常。
桓子墨他们现在这种情况自然就没有这么做的必要了。
再加上食官署的大厨们逐渐历练出来,将陆执安搞出来的菜谱研习熟练了很多,甚至还开始试着创新,所以东宫饭桌上的菜色也越来越丰富了。
这对于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的四个人来说就十分新奇了。
因为只有他们五人吃饭,所以桌上的菜色也不算复杂,四菜一汤,都是素菜,分量不算小,但以他们几人的胃口,即便是吃不完,也不会剩下太多。
哪怕因为要迁就陆执安戒荤,这四道素菜依旧让几人吃得格外欢实,毕竟猛火炒制的蔬菜和不是煮就是蒸的蔬菜比起来,口感和口味要好上太多。
就这么边吃边聊,陆执安对于四个人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人当中明显是以桓子墨为首,这并不是他本人有多出彩,而是因为大家都是初相识,所以下意识地以父辈官职来分了主次。
但桓子墨也没有辱了他爹刑部尚书的名头,一整天下来都表现得很是沉稳,做事不疾不徐,说话也很有条理。
不过,他并不是那种读书读多了的小古板,相反,或许是因为他父亲时常经手各种案子,为了审讯和搜集证据,难免要灵活一些的原因,桓子墨做事也十分机灵,懂得变通。
与之相反的就是何风了。
鸿胪寺作为外交机构,何文东处事向来圆滑周到,很懂打太极的要领。
偏偏何风是个作风刚猛、冲劲十足的性子,他这个性格,和孟鸿轩这个武将出身的正好反了过来。
最后一人宋修杰,也是父亲官职最低的,在四个人之中的存在感最弱。
因为他极少表现在即,陆执安也很难说清他的性格特征,但也能看得出最明显的一点——执行能力极强。
赵家梁的时政课是有留课业的习惯的,每天离开的时候他都会将自己准备好的题目留给陆执安,让他抽空思考,写文章给他,第二天早上他会检查。
今天他们四人第一日听课,赵家梁布置好作业离开教室,到孟信昭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的这短短时间里,他就已经拟好了自己的作业要写什么。
至少在这个时候,他是十分积极的,行动效率也很高,但是更具体的,就要等待以后再去发掘了。
午膳过后,陆执安没有多留他们。
他们几个刚入宫,东西都还没有收拾妥当,又折腾了一上午,还是早些回去休息休息比较好。
至于陆执安自己,现在离他习惯的午睡时间还有一些功夫,他打算去后院进行火炕的最后一步验收工作。
今天半上午的时候下了一场雨,裹挟着凉意,几人出行的时候都多披了一件衣服,眼看着降温已经不远,若是炕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尽快安排这些匠人们出宫给百姓修炕才是。
好在昨天一早他检查的时候火炕基本没有问题,只要能扛得住连续的灼烧,这火炕就算是做成了,只不过是确认一遍的事情,费不了多少时间,就当时午后消食了。
陆执安保持着自己正常的步速,不多时就走到了搭建火炕的院落。
只是站在院落外,也依旧能看见院里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烟。
陆执安直接迈了进去,依次检查。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一直等待的消息,今天终于可以出结果了!
一共十一座炕,陆执安亲手检查了温度情况,也观察着炕的外表。
这一番检查下来,一刻半的时间就过去了,所有跟在一边的匠人们都屏住呼吸,安静的等待着答案。
“没有问题!可以开工!”
没有一个失败品!陆执安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大声宣布。
匠人们顿时喜形于色。
火炕的制作方案和流程前些天等待的时候都已经定好了,连维持秩序之类的人手都由陆远平下令安排好了,现在只等开工,陆执安这一宣布,他们今日下午就可以出宫了!
虽然才八月底,但离着过年也就只剩下了四个月的时间,早一日开工,就能早一日赚钱,今年,必定能过个好年了!
半个时辰后,十个工匠就在内侍的引导下出了宫,而随着他们的出宫,过冬神器火炕的名字,悄无声息地在京城中流传了起来。
百姓:神器?神器使什么??神用的东西吗?神也怕冬天?
典礼
火炕的名字连带着过冬神器的称号一并在京城火起来了。
在这个年代,和神啊仙啊相关的东西总是会让人格外在意一些,更何况说的还是过冬用的,万一他们能学到一二,岂不是能过上一个舒服很多的冬天?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