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陆执安一气儿说了这么多话,嘴有些干了。
何书十分机灵地上前给他斟了杯茶。
陆执安将茶杯端起,抿了几口解渴。
其实他更想一饮而尽,但是这不是一群陌生人在吗,他没好意思。
“而除了百姓,我们的报纸还要面对读书人,面对各个行业的人,所以能刊登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科举相关的消息,比如优秀的诗词文章,比如哪些地方可能因为受灾导致部分产物减少。”
“等等,前面的我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刊登产量减少的问题?”
这次举手的人是桓明德,他对于这方面的学问不能说一知半解,只能说是一窍不通。
而他旁边的蔺晖文却露出了了然的眼神。
“以粮食来举例,某个地方的粮食减产之后粮价都会提高,百姓们只能用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数量的食物,这对本就受到减产影响的百姓来说是雪上加霜。”
“但是商人重利,同样是粮食,他们自然也能看得出来这个受灾的地方粮价要涨,总会有人心动并前往。这样一来,这个地方的粮食缺口就能被补上一些,而本地粮商与外地粮商对上,互相之间角力,为了将自己手里的粮卖出去,就只能选择降价,这样一来,百姓们的生活虽然难过,但也未必不能熬过去。”
说到底,这就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甚至如果有一大批商人一股脑涌向受灾城市,运来的粮食过多的花,还可能直接从卖方市场倒向卖方市场,粮价更便宜。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放在经济学上总是很适用。
说到这里,其他几人对于报纸的作用基本上都能理解了,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刊印报纸,陆执安是这么说的。
“人都是有先入为主本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拥有一个站在官方立场的、具有权威性并且能够吸引读者的发声机构。无事发生时,这个机构只需要正常运营,发一些大家想要看的内容,但是一旦有事情发生了,报纸就可以立刻成为朝廷对外的发言载体。”
“这也是报纸一定不能像是邸报,它需要能够吸引到多个群体,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商人,还是百姓,又或者是普通官员,都应该在报纸上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这样他们才会关注,逐渐养成习惯。”
“另外,为了保证报纸的公信力,报纸上刊登的内容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所有的内容都必须严格审核,就像是人一样,从来不说谎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相信他的下一句话。”
“而报纸的公信力一旦树立起来了,以后无论是发生战乱需要打仗,还是出了什么大案需要向天下公布处理结果,又或者是有什么谣言需要澄清,报纸都会是最可靠和可信的渠道。”
说到这里,报纸的目的就已经基本上掰扯清楚了,在场的没有一个是傻子,自然也都了解了报纸存在重要性。
举个大逆不道的例子,如果当年陆远平自贬前满京城撒小广告的时候,朝廷中有具有公信力的报纸存在,至少当年先帝不会沦为那么多人眼中的笑话。
看上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报纸的公信力成为了扭转局势的稻草。
“报纸的事情,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六部无论是哪个都不能全数负责,这样吧。”
陆远平坐在龙椅上,稍作思索,“蔺卿。”
“臣在。”
“你来牵头,你们几个一起给朕商量出来一套方案,包括报纸上都写什么内容,由谁来写,审核标准……这些细节你们考虑一下,嗯,就月底吧,月底之前给我上个折子,没有问题的话正好下个月就可以开始发行。”
“臣遵旨。”
蔺晖文躬身行礼,接了这份差使。
陆执安自觉这里应该已经没他什么事了,就趁着老师们还没有想起来他翘课这件事先跑路。
他这一走,蔺晖文才突然想起来,今日他们聚在这里是要做什么来着?好像是为了那个官员考核制度?
那为什么他们手上又额外多出来了一个筹办报纸的工作呢?
陆执安出了御书房之后跑得飞快,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想起了什么,然后要抓他回去干活。
他从东宫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第一节课的尾声,在御书房待了这么长时间,第二节被通知了自习的兵法课也已经过去了大半。
眼看着离吃饭时间也没剩多少,陆执安干脆也不回东宫了,他打算去凤仪宫蹭一顿午饭,顺便去查看一下织匠们对羊毛的研究进度。
造纸术的成功改进让陆执安对于这个时代的匠人们充满了信心,估摸着这会儿羊毛的研究怎么也应该有个初步进展了才对。
现在已经是九月下旬,距离开春也没几个月了,羊毛的处理方法研究明白以后还要研究怎么把羊毛纺成线,这又需要时间。
只希望能赶上开春吧,若是再晚一些,也不知道时间上来不来得及。
凤仪宫、东宫、中正殿,这三座宫殿离得并不算远,只不过陆执安是从御书房来,所以稍远一些,但也没有多久。
孟梓华正处理宫务呢,就听到侍女来报说太子殿下来了,不由得一愣,下意识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巳正三刻。”
孟梓华的眉梢抖了抖,这个时辰离安儿的下课时间还有一刻钟呢,这孩子怎么已经跑到凤仪宫来了。
担心是孩子出了什么事,孟梓华连忙让人请陆执安进来,上上下下地打量他。
见陆执安的脸上带着笑,身上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孟梓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