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寻人启事微电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就哈哈大笑,说:“只要你说对了,我都送你做嫁妆。”

说完不等我接话,他又叹了口气,说:“这些东西要是给了你两个姨妈的话,就会被她们带到国外去了,给了你妈的话,你妈又不会珍惜。就给你吧。”

他竟然是说真的。现在那两箱子宝贝已经是我的了,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一次。

我向张勤打听我外公什么时候到。

他说:“明天吧。不过你外公不会直接来工地,他是来看这次出土的青铜器的,这批东西已经转移到了县文管所,你外公会直接去那里。王老师和徐老师已经说好了,明天让徐老师先去接你外公。”

果然到了第二天,徐横舟就不见了人影。到了下午三点多,王老师就让张勤通知我提前收工。我把东西收拾好,一回院子,就看见王老师的车已经停在了院子中央,我师姐姜莉、张勤,还有F大的穆老师都在车旁站着,王老师喊我:“你去把东西放了,赶紧过来。”

我匆匆去了下仓库,又回了寝室换了身衣服。等到了王老师车前,他们都已经上了车,开车的是张勤,王老师在副驾驶位坐着,穆老师和姜莉坐在后排。我向穆老师问了声好,就坐在了姜莉身边。

姜莉扭头看着我,还是那种吊着眼意味不明的笑容,我忍了忍,没忍住,转头问了她一句:“师姐,你不累么?”

我的声音很小,保证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听见。

她脸上那种意味不明的笑容一下消失了,瞪着我看了两秒,终于转头看向了前方。

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上次路过的小镇,轿车继续往前走,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才到了当地的县城。

张勤以前来过这里,熟门熟路地带着我们直奔县文管所。穿过了一条大街,弯进了一条巷子,就有一个像是古代衙门一样的建筑,张勤已经在介绍了,“以前的县衙,改成了博物馆,文管所也在这里。”

徐横舟上午就到了,接到了电话,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

我们一下车,他就陪着王老师和穆老师向里面走,走两步回头看了一眼,我和张勤、姜莉三个小的在后面跟着。

几分钟以后我在博物馆的仓库大厅看见了我外公。

他和几个人正围在一堆器物面前,那几个大约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一个我在工地上看见过,大约有十来件青铜器放在他们面前的案台上。看见我们一群人进来,他们都站了起来。

一堆人过来和王老师、穆老师握手。

我外公和王老师很熟,徐横舟把穆老师介绍给他,穆老师说着久仰就上前和我外公握手,两人聊了几句,我外公才转头看向我。我悄悄给他做了个鬼脸。我外公笑着和我们三个学生打了声招呼。有人已经搬来了几把椅子,王老师和穆老师也围着案台坐了下来。

我们三个学生坐在后面,我悄悄地问张勤,“年代确定了么?”

“基本确定了,战国,纹饰比较繁缛,以蟠螭纹为主,上下左右连展,你外公推断是战国中晚期的。”

他接着说:“这样这个墓葬的年代也大致可以确定了,下一步就是推测这个墓主人到底是谁,可惜这次没发现铭文,要不推断起来就容易一些。”

因为我们来得比较晚,讨论会不久就停止了。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安排大家一起吃了顿晚饭,饭后就把我们送到了附近的一家机关招待所。明天还要继续研讨,今晚我们都留在了这里。

招待所的条件还不算差,标准的双人间。我和姜莉住一间。我看了看分给我的房间就出来了,我外公也住在这里,我转身去找他。

都在同一层楼,我看了看门牌号,敲下了门,喊了声外公,就听见我外公在叫我进去。

一推门,没想到徐横舟也在。

大约看我愣了一下,我外公喊:“快进来。”

我关上门走进去,外公第一句话就是:“在工地上适不适应?”

我说:“外公你这完全是废话嘛,我怎么会不适应?”

我外公就笑起来,“是的我忘了,你实习很多次了。”

徐横舟本来是坐着的,这时候站了起来。

“要走?”

我外公问他。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