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时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帝敕宗姓人皆有之(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宗佑二十五年春天,牟(mù)颇终于率领三万余名南征军士兵回到王畿。

一众椒方、俑方、苋(xian)方以及弓方的战俘,同样也被押来。算上之前已经“提前抵达”

的麃(pao)方与飏(yang)方俘虏,原本合共十五万的六夷人口,一共有十二多万人被顺利拆迁到大邑商境内。

跟攸侯雍以及牟颇所预想的数字相比,这确实是少了一些,但人数仍然相当可观。

大邑商原来的十二万商族、淮夷人口,虽然先后由于陶氏、尾勺氏、邽(guī)氏以及繁(po)呇(mèn)的叛乱而折损了一些丁壮,还是增加到了十六余万人。

至于当初被掠到大邑商的八万名七夷战俘,尽管其中有不少当初在王畿当奴隶的,纷纷死于旧殷民的残暴奴役。

然而因为迁居到攸原的那一批俘虏生育积极,如今竟然还能让这批人的数量差不多翻了个番,来到十二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之前被攸雍派往支援牟颇的混血儿群体,竟也有六万余人。

换言之,如今的大邑商,已经是一个人口接近五十万的国家。虽然这跟东迁之前的最盛期还有不少差距——当时,在大邑商的内服范围,一共有三百万的商族人口,但已经远远过了当年的攸国。

东迁后的大邑商,说到底就是以攸国原本的统治架构为基础,如此重建出来的,正所谓是“殷为本、攸为用”

。随着人口规模的提升、人口结构变得比之前更为复杂,攸雍也面临一个新的抉择时刻。

他有预感,自己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历史际遇,那么无论将来神土大6还要多少夷人需要征讨,无论征讨的成本有多大、范围有多远,只要这件事能够执行,那么大邑商的国祚就必定能够再延续一千年以上。

这一千年,并非从太乙(商汤)灭夏算起,而是从武庚元年也就是攸喜东迁的那一年开始算起!

自从三皇五帝以来,实打实能够存在一千五百年的王朝,似乎还没出现过!

而这个主意,竟然还是由那名夷女而带来的启。

本来攸雍并不知道,这个当初一心想要刺杀自己的,邸方大酋长的女儿到底叫什么名字。

把夷女给办了之后,他也始终不关心……

虽然有着男人自带的各种劣根性,总的来说,攸雍仍然是一头合格的政治动物——反过来说,作为一个普通男人,他就似乎不怎么及格了。

总之,当他听到夷女那番言的时候,刚开始只觉得非常荒唐。

但夷女补充了意见之后,攸侯再想了想,却立刻陷入了沉思。

他俩的核心对话内容,这辈子攸雍都不会告诉其他任何人

自己可是先公庇佑的人,要是连这嘴都被庇佑着,说什么来什么,那大邑商岂不是要亡国了?

不过,“永远不说”

,跟“永远不做”

,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如今在旧殷民当中,除了条氏子弟之外,其余殷民十族的势力都已经被攸雍一扫而空。

而牟颇又是坚定支持他的人,这时候不做,还要到什么时候才做?

趁着帝室正式迁居邢丘,宗佑帝按照攸雍的奏请,出了一道诰(gao)令

“自先帝武庚东迁以来,大邑商逐渐繁盛兴旺,然而帝室却一再遭遇灾祸。

武庚没有亲生儿子,因此将朕收养在宫中,立为后嗣。

朕即位的时候尚算年轻,然而二十五年以来,除了夭折的一名幼子之外,迟迟未能有所生育。

若是将来帝室继续出现子嗣艰难的局面,大邑商的国本又将如何维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