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许愿继续吃。
“已婚的从年初开始算,咱们要这个月把证领了,就从领证日期开始算。”
当晚许愿又一次失眠。她想起和岳海涛初相识,两个人去市中心的高校散步,百年校舍,苍松翠柏,林荫小路。逛到很晚,岳海涛想吃宵夜,许愿不饿,就陪着他吃了一碗“美国加州牛肉面”
,他把头盖在碗口,吃得很香,碗口很大,岳海涛吃光了面条,喝了半碗汤,还把汤里的香菜和榨菜丁都拣光了。
当年的城市晚8点,店门口车来车往,许愿盯着眼前的男人,第一次觉得安心。世界再璀璨,要守住的终究是一个人。
寒暑更迭,走南闯北,很多次离别,很多次等待,他们还在一起。
只是许愿那根守护的绳要断了,只剩惯性。她不愿意承认,自己认定的那个人,那段美好年华几近崩塌,她咬牙坚守。
岳海涛和许愿商量领证结婚,他父母倒是没有异议,但同时,岳海涛的妈妈得知许愿要换工作,倒是极力反对,对岳海涛开展了短信轰炸,主旨很明确:不同意许愿换工作,让许愿留在现在这个公司,把孩子生了,产假休完,再考虑换工作的事。
她的理由简单明了:她已经为这个公司做贡献了,生孩子休产假也理直气壮。如果换了工作,到新的公司,没有贡献,短期只不好意思生孩子。言外之意,她想要尽早抱孙子。
连日来的短信、电话多了,岳海涛也向许愿透露了他妈妈的意思。
岳海涛这个男人,在许愿和他的父母之间向来保持中立。他只传达意见,自己没有倾向、没有观点。这是他处理家务事的方法。恋爱几年来,许愿与后岳的父母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岳坚定了这一立场。在许愿眼里,这样好是不好,她也说不上来。
许愿对眼下这份工作是知足的,她恪尽职守地做好份内的工作,很少与同事交恶,也不刻意跟公司里的什么人走得特别近。基本上,公司里与她有工作往来的人,都还对她印象不错。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产业,很多欧美企业在国内建立分厂,国内也有人看准这个政策风向,成立创业公司,因此,许愿也萌生了换个工作的念头。这期间,营销部有一个活动,刚来找许愿,商量具体分工。送走了营销部的同事,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许愿后背略僵,这也是多年伏案工作导致。她略活动了肩颈,拿着手机走到安静的楼梯间,才拨通了电话。
无人接听。许愿心里想:再响一声,没人接就挂断。正想着,那头接了。
背景嘈杂,像是公共场所。
“喂。”
“林——林总,是我。”
“嗬!公事?”
许愿听着他的语气,想像着他微微偏着头,躲避嘈杂环境的姿势。
许愿深吸口气,把那点没由来的紧张压下去。“不是,上次,您说有事要问我。”
那边杂音小了,显然是走到安静的地方。安静持续了几秒,对方像在思考。“对。”
“那,您问吧。”
“你想在电话里聊这事?”
停顿了一下,又道:“不可能,我挂了!”
陡然声色俱厉,许愿有点摸不清此人脾性。
许愿才意识到,上一句话之前的停顿,正是情绪变化的过门儿。
“没有。我可以找您当面谈。您什么时间方便?”
“在公司等我吧。”
电话挂断了。
许愿出了楼梯间,心虚地扫了一眼周边环境——这是个接打私人电话的好地方,没人留意。
回到座位,心绪未平。本来今天下午外面有个会,她已经跟领导报备,后来会议改期,她倒确实可以早点走。
不到半个小时,那个人大大方方地走到许愿面前。这人自带气场,方圆三米,诸神避退,黑衣黑裤,手里捏着个手机。
办公室里有人眼尖嘴勤,早已打过招呼,恭敬地喊声林总,又转头拗了个敲打键盘的标准姿势。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