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宫斗就可以废后了吗(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网友说:
“她的一生做过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每一个身份的变化,都代表着有一个亲人离世,这大概是世上最痛苦的升迁吧…”
“明初三贤后,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孝慈高皇后马氏,明太宗朱棣的妻子仁孝文皇后徐氏,明仁宗朱高炽的妻子诚孝仁皇后张氏,三个女人不同的风格却是不弱于他们丈夫的女中豪杰,都说成功的男人家中必有贤妻,难怪明初三代如此兴旺呢!”
“其实从中可以看出来明朝女人地位低了,皇后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汉朝的皇后都留下了名字。”
“其实历史上朱高炽并不喜欢张皇后,他喜欢的是郭贵妃!要不是朱瞻基的位子稳固…”
“楼上的你是傻子吗?妾室能拿来和正妻碰瓷的吗?李世民难道就不喜欢杨妃了吗?但他也从没有想过让吴王李恪来继承大唐皇位,纵然李恪是除了李承乾外最优秀的皇子。
李二晚年还特别喜欢徐妃,临终前病入膏肓的时候都是徐妃在照料他,难道李二就要立徐妃的子嗣吗?
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正妻?什么叫做嫡子!
朱瞻基是什么出身什么地位?那可是永乐朝的皇太孙!
朱棣很不喜欢老大朱高炽的肥胖和不能武,认为不像自己,但对于这个能文能武的嫡长孙那是自内心的喜爱,在外带兵打仗都爱带着朱瞻基。
而朱瞻基未来也没有辜负朱棣对他的栽培,打造的宣德之治不弱于其他朝代的盛世。史学界有言说朱高炽地位稳固的原因有三:太子治国驭人之术一流乃帝王之相,太子妃仁德贤淑内外称赞,皇太孙文武双全可兴三代。”
“明朝好像是朱元璋规定的不许娶当官的女儿,也就是大官之女不得为正妻,好像是这样的吧?
就连朱瞻基老婆孙氏那个祸国妖女也是平民出身,祖上阔过,哪怕是崇祯帝的妻子周氏,他爹之前也就是一个小县令。
明穆宗的皇后李氏那么精明的女人也只是商人女儿出身。”
“张氏其实有很多功绩的,但明宣宗魅力太大,所以小说和野史都把这些功劳加给了孙氏的头上。”
“张氏受的信任和恩宠有多大?这么说吧,徐皇后去世之后,作为太子妃的张氏还要帮朱棣打理后宫,朱棣太忙了没空,于是都让自己的儿媳妇管自己的小老婆们!”
“我来回复楼上,这个事情看似很离谱,其实也算合理,张氏是嫡长子正妻,朱棣的后宫又没有皇后了,一群妾室难道还敢骑在嫡长子正妻头上撒野吗?”
“朱高炽其实也可以算千古明君的,他的手段、心性都很厉害,除了有点像他爷爷朱元璋沾点小农思想和活得太短外。。。。。。”
“很多小白以为用点宫斗把戏就能扳倒正宫皇后,除了昏君一意孤行或皇后有巨损国本外,历代都讲究名正言顺,后位那是属于国本范畴,压根儿就不是皇帝凭喜好就能随便废的。
记住,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废后!”
】
汉朝
汉高祖刘邦侧卧未央宫软榻,酒樽半倾。
“皇后无名?”
他嗤笑着踹翻案几,玉卮碎片映出吕后冷冽的身影,“娥姁当年要是有名,老子早被做成人彘了!”
萧何默默拾起竹简:“陛下,张皇后虽无名,却掌六宫三十年……”
“掌权?”
刘邦醉眼乜斜天幕中张氏训诫嫔妃的画面,“娥姁若像这小媳妇般贤惠,朕的戚夫人何至于……”
话音未落,忽见吕后凤冠霞帔的虚影掠过眼前,还以为老婆过来自己这宫里的刘邦顿时被惊得酒醒三分,“罢了!喝酒!喝酒!”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泛舟太液池,见到天幕上后人说的“废后难如移山”
的字样。
这一句话何尝不是触伤到了刘秀的心里呢!他怎么会不知道废后一事的难度。
但是,自己已经亏欠了自己的妻阴丽华多次了,这一次。。。。。。
“丽华……”
刘秀握桨的手骤然收紧,池水荡开,他恍惚之间仿佛看见了郭圣通泣血写就的《自陈表》。
阴丽华凝望着天幕中张皇后英姿飒爽的身影:“陛下可知?当年郭后自请废位时,妾宁可在北宫织布十年,也不愿史书说您是薄幸之君。”
鲤鱼突然跃出水面,溅湿刘秀衣襟。他望着涟漪中自己两立皇后的倒影,喃喃道:“朕这一生,最悔便是用‘雅性宽仁’四字,误了圣通一生……”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共执《女则》,一起观看着天幕之上对于诚孝张皇后“女中尧舜”
的事迹。
“观音婢你看!”
李世民指着“明初三贤后”
四字笑道,“这大明徐皇后,倒有几分你当年玄武门送甲的风骨。”
“真不愧是将门虎女啊!”
长孙皇后却凝视着“孙氏祸国”
的评论,指尖抚过书中“母仪”
篇:“二郎可知?妾当年劝您勿封外戚,不是为贤名,是怕后世女子效颦不成反类妖。”
“哈哈哈,朕的皇后也必然是千古贤后,不输给那明朝的三大贤后,只是天幕还没有盘点罢了!”
李世民骄傲的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