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功高震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
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并且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
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
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
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
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并且想要借此来震动威慑燕国、齐国。】
战国时期
燕昭王难以置信自己大燕国崛起的三大柱石里建功最大的乐毅居然在自己驾崩之后被儿子逼走了!
“我燕国从一穷二白走到如今强盛的诸侯国这一步,靠的仅仅是我这个国君吗?”
燕昭王扪心自问道:
“是诸位贤才一起努力才让燕国成就的今天啊!”
“这还是我燕国的公子,燕国的王吗?这是败家子!”
。。。。。。
汉朝
初春正阳下的未央宫里百花含苞待放,汉宣帝刘询也正在和养胎之中的老婆闲逛在太液池边散步,是的,自从天幕说自己的儿子刘骜太费了,和大汉的现行的王霸道杂之的思想极为冲突。
趁着年轻,小夫妻俩于是就觉得还是再生一个吧。
汉宣帝刘询道:“当年秦惠文王继位之后要处置帮助秦国变强的商鞅,一是为了安抚秦国国内的贵族们的日益剧烈的反抗情绪,二就是商鞅这个人的脾气早也为他惹了不少祸来,数罪并下,为了秦国的稳定,秦惠文王不得不处决了商鞅。”
“这个燕惠王,不管谥号还是故事都和秦惠王相似,但做事确实愚蠢的啊!”
“他不是秦惠王,只是一个嫉妒国家功臣的蠢货罢了!”
【燕国的军队在失去了乐毅之后,战斗力从那个问鼎中原的强军又被打回了原型,重新变成了北疆看草原的小喽啰了。《史记》中记载:“齐田单後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於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於莒,入于临菑。”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
田单接着又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
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
现在燕国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
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