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幕的口头语是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3章 盘点武庙十哲(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追谥吕尚为“武成王”

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吕尚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又于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

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又列以十位从祀和六十四位主祭,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

这就是武庙的由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代武庙十哲吧!】

秦朝

“武庙十哲?莫非是和儒家的孔门十哲一样的,在华夏军事上有着崇高地位的十个人吗?”

扶苏先想到了同样有十哲排名的儒家,随后又道:“后世之人排武庙十人,应该是想求古之神将的庇护,不知道我大秦的白起将军和王翦将军能不能上榜!”

秦始皇则对唐玄宗设立的武庙的初衷十分不屑,霸气道:“乞求于祖宗终归是不切实际的做法。要想强国,必须先自己强大。”

“设立武庙,也应该是祭祀那些在军事上很厉害的人,而不是想求的他们的庇护!”

东汉

成都的一处公衙里,季汉的众人正聚在一起观看着天幕。

“我大汉开国以来武士无数,不知道能够上榜几个人?”

刘备看到天幕盘点武庙十人的时候,嘴里喃喃着:“开国勋臣的淮阴侯韩信,是兵家里无双的人物,还有世宗皇帝时候封狼居胥的冠军侯!”

“到了后汉,我汉家也有班定远那样驱虎吞狼、拓土万里的豪杰!”

“这个武庙祭祀里面,必然有很多我汉家的将军们。”

【他是战国时期七十二名将之一,一人差点灭掉一国,五年之间连克七十余座城池。

论军事实力,他一点也不比战国著名的统帅白起和李牧差,甚至白起、廉颇还曾是他的手下。

此人不仅精通于内政,对外作战更是常常以弱胜强,就连后世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也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人物。

他就是战国时期名将、望诸君乐毅!】

“居然是乐毅上榜!”

扶苏以为上榜之人会都是一些灭国无数、战绩彪炳史册的大统帅,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被盘点的武庙十哲居然会是一个没有灭过国的将军。

秦始皇嬴政倒是微微点头,他似乎明白后世将乐毅上榜的原因。“望诸君不但是一位将军那么简单,他更出色的是他的内政能力。”

“拒绝加入当时鼎盛的齐国,而是去了诸侯之中最为弱小的燕国。”

“燕国在望诸君的手里,短短几年就焕了新机,不但把齐国从诸侯霸主的地位赶了下来,还第一次让被称为北蛮的燕国也有了注视中原的实力!”

“乐毅上榜了武庙十哲这样的地位,倒是让朕对后世这个武庙选人的标准有了一个简单的猜测啊!”

东汉

许都的魏王府里,曹操在看到天幕盘点的第一个人时,“战国时期的燕国乐毅,战国名将里此人名声不显,远远不如白起等人的名气大。”

“但若是孤为战国之君,则宁愿是手下多一些乐毅这样的人,而不是廉颇、白起那些大统帅。”

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很多,但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不过,战国有乐毅,我大魏也有乐毅将军嘛!”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手下的将领。

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乐羊子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国在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带兵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后来,赵国国内爆了内乱,赵武灵王利用离间计挑拨公子章和公子成失败后,被李兑和公子成围困于沙丘,活活饿死。

为了躲避沙丘之乱,乐毅来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当了魏国的大夫。

与此同时,燕王脍昏庸无能、忠奸不分,为了使自己名垂青史,自我认为圣明程度盖过了尧舜禹这样的贤君,所以就主动的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燕国的丞相子之,结果将燕国给搞的乌烟瘴气。

燕国的太子平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于是他在燕国的将军的支持下,决定使用武力夺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王位。

于是燕国就这样全国陷入了内乱之中,与此同时,齐国瞅准了时机打算攻打燕国。

当时孟轲劝齐宣王最应该做的是先帮助燕国快的平定内乱、救燕国百姓于水火之中,不要趁火打劫,累其子弟,毁其宗庙。

意思就是说呢,孟子他老人家觉得齐宣王这么做太小人志气了,小心齐国将来遭了天谴,但是齐宣王不听,非得趁燕国混乱而去恶心人家。

在太子平被杀,燕国持续动乱,子之和反对他的势力两败俱伤后,齐国看准了这个时机,派出匡章带领大军进入了燕国。“孩子们,我来拯救你们于绝境了!”

齐国军队在燕国之中杀烧抢掠,吃饱喝足之后将燕国的财富装满了一车又一车当做战利品,踏着燕国军民的血泪满载而归的回到了山东半岛。

而燕王脍和子之也在这场战争中死在了齐军的刀下,于是燕国和齐国的这道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后来燕昭王即位,他即位后第一个诏令就是将齐国视为了头号敌国。

但是燕昭王深知燕国的实力远逊于齐国,于是他筑立黄金台,拜郭隗为师,励精图治,招揽人才,意图因此而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

而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和燕昭王见面那是叫一个一见如故彼此感觉相见恨晚啊。

面对燕昭王的礼节乐毅也是推辞谦让,后来终于是推辞不下去,乐毅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

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将国家大事交给乐毅来全权管理,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送完了礼物后的乐毅此时的他剩下的只有对燕昭王的赤胆忠心了。】

汉朝未央宫里,刘彻看到这里后很想来点评几句,于是道:“常言道:宁欺小人不欺君子。而燕国既不是君子之国,不过是一弱小的边国。”

“齐国仗着自己的强大,于是像强盗一样霸道的入侵了燕人的家园,殊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燕人就像越人一样,卧薪尝胆,最后雪耻了齐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