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星际为联盟之崛起而读书/ 鱼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太岁”

适时弹出来,标注了去深海舱的路线。在两人的夹击下,阿列克谢有点无奈,但大概也觉得占用医疗舱的位置不好,所以听话地站起来,跟着引导去休息了。

随着前线军人回来轮换,战舰再从“太岁”

启航,周晓辰渐渐记住了每一个认识的人驾驶战舰的编号:

阿列克谢驾驶Щ1167,陆鸣玖驾驶Д1258,叶卡捷琳娜驾驶x095,刘光远算是因祸得福,如果他这几天缓不过来,就不用出战了——记住这些编号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只会让战场对周晓辰来说更加惊心。

随着试探性攻击的继续,虫族的“长城”

每一分钟都在变得更清晰。根据母虫对攻击的反应速度、反击强度,建模被不同的色块染色,上面布满了标注。周晓辰仿佛又回到了跟“查理”

竞赛的那个迷宫,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站在一边的。

“我有一个疑问,”

周晓辰接通了尼科诺夫指挥官,寻找着合适的措辞——因为母虫强大的信号监听和计算能力,即使他们通过定向电磁波交流,也有可能被母虫接收到,并以某种非人类的方式进行解读,所以涉及战略话题,不得不做一个谜语人:“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哪个更快呢?”

她的意思是:神经元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即使电信号,在介质中的传导速度也低于光速,从一颗星球的尺度来说,必然是存在延迟的。

而舰队的试探性攻击显示,母虫对攻击的反应速度非常均匀——在001s左右。

按电信号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低一个数量级,也就是每秒3万公里估算,001s只够把150公里的路跑一个来回。

这指向一个很大的可能:就像人类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一样,母虫的每一个“切片”

,可能都是一台分处理器!

“你总是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尼科诺夫赞许道,“你知道‘蚓虫’吗?”

“太岁”

立刻为周晓辰科普了“蚓虫”

:在地下活动的虫族,甚至能啃噬坚硬的岩石层,储存的水分和营养能供应给其他虫族,是虫族的“根须”

周晓辰于是解读出了尼科诺夫指挥官的谜语:我们注意到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推己及人,认为跟人类一样,母虫存在着贯通整颗星球的“神经”

,并且找到过类似的东西,就是蚓虫。但现在看来,蚓虫误导了我们。

母虫依赖的不是一根根神经,而是一台台“分处理器”

随着建模的完善,根据母虫的反应速度测算,这些“分处理器”

的可能位置就被逐渐圈定。

1017d的晨昏线长度大约是地球赤道的一半,按照平均300公里一份“切片”

,这样的“切片”

有六十多份。根据“太岁”

的计算和对虫族作战的经验,尼科诺夫指挥官圈出了六个防御最薄弱的点。

“这六个点,”

尼科诺夫:“如果你来选,你选哪一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