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清文在灶前蹦蹦跳跳地嚷着:“姐,叫黄金糖,你看红薯炸出来就像金子一样,金灿灿的。”
黄金糖?被词语谐意荼毒过的清荷,不免想到某些不可描述的恶心东西,赶紧闭上眼,甩走脑中的画面。
不过,清文说的话倒是让她想到了一个好名字:“清文真聪明,不过啊,有些读书人爱附庸风雅,不喜欢太直白的,就像清文说的,红薯丝炸出来就像金子一样,就叫金丝糖吧。”
“金丝糖,这个好听,听起来就是好东西。”
万氏喜滋滋地赞同,换作她是客人,听见这名字,也会想买了尝尝。
“姐姐说得对,就像金丝,金丝糖好听。”
三人都觉得不错,名字便定下了,就叫金丝糖。
买辆牛车
正月里清闲,万氏和周明远本就是闲不住的人,如今有了新的买卖,做什么都干劲十足。
清荷白天在家做好金丝糖,等爹娘晚间收摊回来,晚上一家人再一份份地用油纸包好。
小份的装四块,卖八文钱,大份的装八块,卖十五文,到时候让客人自己选择买哪种。
“这会不会太贵了,大份的价格都能买一斤肉了。”
周明远价格觉得太高,担心没人舍得买。
“这价格不能卖得太低,爹,做金丝糖用了油,还加了糖和花生,价格低了,没什么赚头。再说了咱们取得这名字贵气,卖太低也不合适。”
清荷手上麻利地裁着油纸,细细地给家人解释。
都是穷惯了,做事总有些瞻前顾后,不过没关系,只要给爹娘好好解释一番,他们都很愿意听。
不会像有些人家里的父母,只会固执强硬地管束孩子,不愿意听孩子说的话。
她都打算好了,除了赶集的日子,其他时候都赶着做金丝糖,赶庙会那天把酸辣粉的摊子也摆上,赶庙会的人玩到后面玩累了,都得吃点东西才有劲走路。
就像前世的景区内,虽然价格卖得比外面贵上一些,但生意依旧好得不得了。
要摆摊子,总不能徒手把东西搬过去,看来买牛车的事不能再耽搁了。
“爹,娘,咱们买辆牛车吧。每日要去镇上摆摊,总坐村里的牛车,来回都得花钱不说,也不是日日都能坐成,娘在镇上忙得累了,还得走路回来,时间长了我担心身体受不住。”
“买牛好!牛能拉车,地里也用得上。”
说到要买牛车,周明远难得地笑咧了嘴。
牛是庄稼户的好伙伴,万氏也同意买牛:“对,应该买牛了,以后去给满香楼送货也方便。以前做梦都想能买头牛,如今可算能实现了。”
转眼到了初十,这天早上周明远叫上大哥周明贵,帮着去镇上选牛,周明贵是庄稼地里的老把式了,知道什么样的牛才健康。
买牛就怕买到病牛,买的时候看着不错,牵回家养一段时间就不行了,一头牛得好几两银子,要是养死了,那可亏大了。
镇上卖牛的不多,只有两家卖牛的,这年头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谁家也舍不得卖牛,还是牛马贩子手上的牛马最多。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