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权霸业谈笑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你能不能要点脸(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你能不能要点脸

“你能不能要点脸?”

看着对方一脸欠揍的样子,方锦儿想冲上去给他两个大嘴巴子,青年老板无耻笑道:“脸值几个钱,你要是天天都能让我赚到这么多钱,别说是骂我几句了,就是让我把脸伸到你的面前,让你打都行。”

李琦没想到,卖盗版书比自己找人写、刊印成册还要挣钱,那自己还费那个劲干嘛?以后宁锦书社卖什么,自己跟着盗版什么就行了,省时省力不说,钱还赚的轻松。

“你……”

方锦儿被对方的无耻气到,她第一次见到盗版别人的东西还这么嚣张的,秦宁笑道:“明天的故事还没出来,你先等等吧,反正两家书社离的这么近,有消息你肯定第一个知道,对不对?”

“这倒也是,谢了兄弟。”

李琦拍了拍秦宁的肩膀,惊的方锦儿张大了小嘴,如果他知道陛下的身份,还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吗?

等青年走的远了,方锦儿才撇了撇嘴看向秦宁道:“陛下,他盗版咱们的东西,断咱们的财路,不感激咱们也就罢了,居然还想着继续盗版……他这么无耻,陛下干嘛还纵容他啊?要是钱都被这些盗版商人赚去了,谁还认真写故事啊。”

“……”

秦宁没想到方锦儿的版权意识还挺强,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版权法,想要杜绝这种现象比登天还难,当然秦宁纵容李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心里怀着几分愧疚:“锦儿,咱们的书卖的这么好,导致他们刊印的书卖不出,让他们适当的盗版一些,给他们一点活路,其实也没什么。”

方锦儿不满道:“那他们就努力写出更好的故事来啊,盗版别人算怎么回事?”

“……”

秦宁无语,华夏历史五千年,能够流传下来的文章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拿到这个世界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秦宁还没把四大名著的故事讲出来呢,要是把红楼梦刊印成书,其它的书社更没活路。

就算他们再用心、再努力也写不出比红楼梦更为精彩的故事来!

不过看着方锦儿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秦宁只能安慰道:“锦儿,明天我就让李进忠去找夏侯桀,让他召集国子监的人,商议出一套可行的版权保护法来。”

“这还差不多,我又没说不让他们赚钱?想赚钱可以,凭自己的本事来啊。”

方锦儿是真的被李琦给气到了,见秦宁答应下来,才往书社走去,见张程一脸陪笑的走来,方锦儿介绍道:“陛下这就是我找的书社老板张程,我家管家的弟弟,为人忠实可靠。”

“参见陛……”

“在外面就不用这么多虚礼了。”

秦宁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要是弄的人尽皆知,那他以后还要不要出门了:“好好干,我和锦儿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少爷。”

张程这才看向身后装满银子的两口大箱子道:“早上一千本是十两银子一本,下午的一千本是八两银子一本,今天一共赚了一万八千两银子,大小姐,是我派人送到府上去,还是您派人来取?”

“先去钱庄换成银票吧,这两口大箱子就这么抬回去怪招摇的。”

方锦儿想了想,觉得还是银票拿着方便,随后眼中带着几分娇嗔道:“陛……陛下,咱们下个故事印什么啊?”

“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陛……陛下写的?”

张程身体一震,眼中露出一抹不可思议,没想到大夏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居然是秦宁写的,不是说咱们这位陛下不学无术么?

“不对!”

张程突然想起,好像就是咱这位陛下在养春园把大齐的孟养浩气的吐血,那咱这位陛下怎么说也得有文圣的水准,怪不得能写出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故事来。

同时张程心里也好奇了起来,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够精彩的了,陛下还能写得出它更精彩的故事来么?

“难!”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被张程否定,好的故事可遇不可求,陛下怎么可能连着写出两个如此精彩的故事来。

秦宁谦虚道:“也不算是我写的吧,我只是给了个故事的框架,内容都是国子监的那帮学生填充、润色的。”

“……”

张程无语,陛下这也太装了,给了个框架还不行?谁不知道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框架啊?就国子监的那帮书呆子,就是给他们十年、二十年,也想不出如此精彩、感人的故事来,唯一能让张程看得上眼的,也就那点文采了。

可相较于精彩的故事,文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行了,别这么看着我了,明天放一天假,好好玩玩放松一下,以后可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秦宁揽着方锦儿的腰肢转身就走,直接把张程看傻了,陛下自信的好像有点过头了吧?难道他能一直写出精彩纷呈的故事来?

大夏,方府。

“陛下,你想好下一个故事了……”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两人刚进说完,方锦儿话没说完,早就等在书房的兵部尚书吴道昌急急起身道。

“陛下,臣妾先去沐浴更衣。”

方锦儿乖巧的从书房退了出去,秦宁正色道:“生什么事了,能让兵部尚书跑到这里来等我?”

“哨骑探报,说楚国境内有大规模的调兵行动,目标好像是我大夏南部重镇鸳城、阳庐!”

吴道昌面带焦急道:“陛下,鸳城、阳庐是我大夏南部门户,攻破这两个重镇,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千里沃野,哪里是我大夏粮仓,养活着我大夏两万万子民,陛下,鸳城、阳庐丢不得啊。”

“楚国要对我大夏用兵?”

秦宁也被吴道昌的话吓到,大齐还没解决呢,又来了个楚国,还真是多事之秋。

同时秦宁也清楚的知道,鸳城、阳庐丢不得,作为大夏最富裕的地区,鸳城、阳庐虽然只占全国不到十分之一的面积,却缴着全大夏近半的赋税,如果这两地丢了,大夏必亡。

秦宁正色道:“吴尚书,消息可靠吗?你可知领兵的大将是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