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醉里挑灯看剑(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醉里挑灯看剑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陛下身居高位,那眼界、那气势,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的,就算文笔够了,才华到了,也写不出陛下的味道来。
不过出于礼貌,李忻念还是站在了秦宁身后,秦宁每写一个字,她就读一个字: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嗯?这气势,这味道……”
读着读着李忻念就感觉到了不对,随着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李忻念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茫茫戈壁之中,远处,是在烛光中不断摇曳的剑影,睡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军营之中,号角声在各个营帐中接连响起,与喊杀声一起震彻云霄。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生!
一心想替君王收服国家失地的大业,留美名于千秋万代,可惜这一切都还没实现,头就已经白了。
“李姑娘,我这诗与陛下作的诗,谁的更好一些?”
“我……”
看着秦宁嘴角噙着的笑意,李忻念这才回过神来,看看秦宁,再看看草纸上还未干掉的墨迹,心中震撼道:“一个写剑客……一个写边塞的将军……忻念也不知道那诗更好一些,如果真要说的话,那就是旗鼓相当吧,因为忻念写不出这样的诗来,没有资格评判谁写的更好一些。”
“公子。”
再次看向秦宁时,李忻念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敬畏之意,大夏民间果然卧虎藏龙,想想自己之前居然还想指点秦宁写文章,李忻念就觉得有些可笑:“可否告知忻念姓名?”
“秦泽。”
秦宁还不想让李忻念知道自己的身份,胡乱诌了个名字。
“原来是秦公子,忻念多谢秦公子赐诗。”
李忻念微一欠身,心里也有了猜测,秦公子应该是大夏皇室的人,不然怎么能让魏玄成陪他到李府来找父亲?如果秦泽真是大夏皇室的人,他有这样的才华倒也没什么稀奇的了。
“公子,我找到了。”
李忻念把草稿递到秦宁手上,整个人突然变的紧张了起来,就像是等着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秦宁随手翻了翻,眉头就紧皱了起来,看的李忻念心差点都跳了出来:“公子,我……我写的东西不行么?”
“中规中矩吧。”
秦宁只看了个开头,就没心情继续往下看了,千篇一律的故事,都是穷书生爱上了富家千金,通过自己的努力,科举中第,然后打女方家人的脸,最后和女主幸福的在一起的故事:“故事虽然没毛病,但是看多了,读者也会腻的。”
“那公子,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改?”
李忻念几个月之前就已经感觉出来了,类似的文章越来越难卖,虽然故事更加的成熟,文笔更加的简练,可京师的富家少爷、豪门千金们就是不爱看了,这种现象,在秦泽写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变的更加的显著,有的书社一天都卖不出十本书,亏的老板都快要骂娘了。
“你之前不是吐槽女人的地位低,受到的束缚多么?你可以以女性为主角,写一篇文章。”
秦宁想起了杜十娘怒陈百宝箱的故事:“我打个比方,杜十娘是京师名姬,她喜欢上了国子监学生李甲,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甲身上,希望李甲能帮她赎身,摆脱命运的束缚。”
“李甲虽然也喜欢杜十娘,却生性懦弱,父母看不起青、楼出身的杜十娘,他又怎么敢把杜十娘娶回家?迫于家庭的压力,李甲假意答应帮杜十娘赎身,却转身把她卖给了觊觎杜十娘美色的孙富……杜十娘万念俱灰,将百宝箱中的宝物一一沉江,李甲看到宝物心疼不已,想向杜十娘道歉,却已经来不及……”
“啊……以女性为角色,主角还出身青、楼,这样的故事会有人喜欢么?”
在李忻念听来,秦宁讲的这个故事确实不错,但她不敢保证别人也会喜欢,秦宁笑道:“别人喜不喜欢,你写出来不就知道了?就一篇文章而已,就算别人不喜欢又能如何?可如果写出来成了大夏的畅销书呢?到那时不仅会多一种可写的题材,也会在京师引对女人地位的探讨。”
“多谢秦公子指教,是忻念之前想太多了,总是害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受欢迎,折了大夏才女的名声。”
李忻念苦笑,这几年她确实有些被名声所累了,写起东西来总是蹑手蹑脚,也没了之前的灵气,秦宁笑道:“你放心吧,我这个故事绝对会在大夏畅销起来,绝对不会污了你大夏第一才女的名声,不过这个故事我只讲了个大概,具体的内容还得你自己去填充。”
“这个忻念自然知晓。”
听秦宁一席话,李忻念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再看秦宁,全身上下都散着说不出的魅力,看的李忻念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一股莫名的情愫来,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有才华之人?
不敢再跟秦宁对视:“对了公子,忻念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想请我加入你的春风诗社?”
李忻念一开口,秦宁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摆了摆手道:“我之前就已经跟你说了,我对加入春风诗社没什么兴趣……”
“公子,你先听我说完,公子刚才所作的那破阵子,就算穷尽忻念一生也写不出来,忻念怎么敢奢望让公子加入春风诗社呢?”
李忻念心中紧张的情绪稍减道:“是这样的公子,半个月以后,我们春风诗社会举办一场赛诗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参加科考的才子都会参加,这也是一个为国鉴才的机会,忻念想请秦公子当赛诗会的裁判,如果能有幸得到秦公子的指点,也够他们受用一生了。”
“这么快就要科考了?”
秦宁被李忻念的话吓了一跳,他还没任命主考官呢,怎么就要举办科举了,也没人提醒自己一声?
不过随着记忆的涌入,秦宁才知道,科考在三个月以后举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