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在这朝堂上就是根搅屎棍子(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我在这朝堂上,就是根搅屎棍子
四下全是银白色的盔甲,一层摞着一层,水泄不通。
月光从头顶投下,又被盔甲反射,化作骇人的寒光。
虽然大商朝打仗不怎么样,可中央大国的气势仍然在。
姜华在禁军的保护下去养心殿。
林飞也回了自己的住处。
转天上朝。
文武百官已经听说,昨夜宫中生行刺事件,纷纷对姜华表示关切,同时表达自己的忠心。
李德群也在。
虽然明显健康状态不佳,这老东西仍然坚持上朝,倒不是因为爱岗敬业,而是准备跟姜华作对。
不过,李德群对昨夜之事,不能漠不关心,装模作样说了一句:“宫中有奸党,圣上务必保重龙体,防止贼人作乱……”
这一次上朝,主要讨论军事部署。
目前各地边军已经纷纷开拔,前往北境长城抵御北狄,战事已经进入僵持状态。
一帮平常不太说话朝官开始言了。
这些朝官是军队将领。
所谓“文武百官”
,站在姜华面前的除了文官,自然也有各军事部门。
除了兵部,以五军都督府最重要。
这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五个部门的统称,分别为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和右军都督府。
每个都督府设左都督和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大员,高过一个兵部尚书。
可以把每个都督府,理解为一个战区,统领辖区全部边军,那么全国共五大战区。
其实,五军都督府也没调兵权,需要皇帝下旨给了印信,才能调兵前往前线,但不能指挥御林军。
林飞曾经提到,守卫都城的京军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御林军,主管部门是亲军都督府。
另一个系统是京营,共有三大营,分别是三千营、神机营和五军营。
三大营的统帅是总督京营戎政。
原本受皇帝直接领导,后来划给五军都督府,再后来朝廷又收回部分统兵权,结果搞得权责很模糊。
所有军队的调兵权,虽然全集中皇帝手里,却经常令出不能行。
有关部门经常互相推诿,说这事儿不归自己管。
那么为什么这帮武官却不说话?
大商朝重文抑武,军人地位不高,而且朝廷一直防着武官。
为什么兵部之外又搞五军都督府,统兵权分属不同部门,就是为了让武官互相牵制,以免犯上作乱。
结果互相没牵制好,却一起搞得非常混乱。
因为这些原因,武官的存在感很低。
再加上林飞自从跟着临朝,讨论的基本都是文官事务,也没有武官言的空间。
现在讨论出兵打仗,则是都督们分内工作,自然不能噤声。
林飞没参与讨论,一直暗中观察李德群。
李德群知道林飞盯着自己,权当没看见,目视前方。
姜华讨论过军务,提出昨晚跟林飞商定的事情,把管理火药局划归兵部。
李德群果然跳出来反对:“老臣以为,目前工部尚书一职空缺,不如等高京文履新,再做决定。”
高京文接到圣旨,已经从巴蜀省赶往都城,估计这两天就能到。
林飞说话了:“等高京文当了工部尚书,难道还能反对圣上旨意?”
“是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