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请诛林飞以正法纪(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请诛林飞,以正法纪!
“周某懂了。”
周胜理急忙道:“周某马上面圣。”
“见到圣上,先别提这事儿,正常汇报你的工作,如果冒然的就参奏一本,圣上肯定怀疑你的真实用心。”
李德群冷笑:“今上可不糊涂!”
“周某明白。”
再说林飞这一边。
早晨。
刘立心从翠青山来了津门。
他刚进门就嚷:“成功了!林大人,在下成功了!”
为什么刘立心这么兴奋呢。
林飞去津门之前,交代刘立心制造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
望远镜。
后世的普通人,日常生活当中,基本用不上望远镜。
但这东西的用处可就太大了。
在军事上可以用来侦察敌情。
航海和探险可以用看观察远方。
更不用说还可以用来探索宇宙。
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及由此而来的地理大现,其实离不开望远镜的作用。
既然商朝已经可以生产玻璃,那么进一步制造望远镜,也就成为可能。
但事情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先是望远镜所需要的玻璃,必须有更高的通透度,也就是杂质要更少,否则影响观测。
其次是镜子用的玻璃是平面,加工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望远镜则是由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
这两种镜片不是平面,后世生产都是打磨,要保证每一面的角度完全相同,非常考验工艺水平。
此外,不管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自身有分很多种。
比如凸透镜,哪一种可以成倍数放大物体,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这可不是把玻璃片磨一下就可以了。
林飞早就有生产望远镜的想法。
奈何望远镜本身制造不难,背后所涉及这些工艺就不简单了。
林飞先前做过很多设计。
但林飞实在太忙,不可能为了望远镜,投入太多时间精力,所以把后续交给刘立心。
而刘立心确实是个人才。
在林飞的基础之上,刘立心用很短的时间,就把望远镜设计定型了。
简单说,这是一种单筒望远镜,就是两根直径不一样,互相嵌套在一起的金属长筒。
直径较小的金属筒,可以在直径较大的金属筒中滑动,用意调整焦距。
当刘立心举起望远镜,现远山就像在眼前一样,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能不兴奋吗。
刘立心工作效率这么高,林飞非常满意,要求大量生产拿到万刃坊去卖,然后开始研双筒望远镜。
这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早期望远镜都是单筒。
望远镜每一个特定焦距,只能看清楚特定距离。
如果不在这个距离上,成像就会非常模糊。
但如果给每一段距离,都专门生产一种望远镜,显然不现实。
所以任何一台望远镜,都可以调整焦距,观察不同距离。
单筒望远镜调焦距就很容易。
双筒望远镜得把两个镜筒,进行同步调整,那么需要齿轮传动。
对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可不容易。
所以林飞先搞出单筒望远镜再说。
而单筒望远镜也有大用。
林飞告诉刘立心:“回头生产一种大型火铳,枪管更长,口径更大,然后专门定制一批望远镜,装配到上面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