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离谱的调令(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离谱的调令
原本压抑的南宗堡,因为出现了曾松林这个“大善人”
,气氛再度变得活跃。
士兵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以后谁跟谁家挨在一起的问题。
不管是正规的永宁军,还是充人头的辅兵,彼此之间也都没了隔阂,甚至辅兵还隐隐高出永宁军一头。
没办法,谁让辅兵打出了大燕建国以来最华丽的一战呢?
这种事情,若不是亲身经历,谁都不敢相信。
甚至于在遥远的襄梁朝堂,还有一部分的大臣认为前方是在谎报军情。
三千精锐永宁军没能打下来的南宗堡,愣是被五百辅兵给拿下了。
以弱胜强都不足以形容这场战役的夸张。
但薛千河连续几封秘奏,让朝堂上下不想相信,也只能相信。
然而就在这么一片祥和的气氛中,陈庸却收到了一封相当“离谱”
的调令。
调令出自永宁军新任大总管,李康年之手。
李康年,文官出生,武隆五年一榜进士,在户部当了几年侍郎后,被任命为秦凰路转运使,主管秦凰路的财政与民政。
赵阔死了后,燕玄宗本想举荐辛幼安担任永宁军大总管,遭到了童胄、韩俊二位宰执的强烈反对,经过一番拉扯后,最终确定由李康年出任秦凰路安抚使兼永宁军大总管,从品级上来说,李康年是连跨两级,直接进入了大燕朝的权力中枢。
而副总管的位置,因为辛幼安的推辞,最终还是落到了赵阔之子赵沐的头上。
李康年上任后,按照皇帝的旨意前往湟州整顿军务,要让失去大总管的永宁军冷静下来,至于之后如何行军打仗,枢密院方面也已经给出了方案,李康年只用按照军令行事便可。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李康年作为永宁军大总管,目光所及之处,至少都得是薛千河这种级别的将领,为什么会给陈庸写调令?
还有就是调令的内容也极其的离谱,让陈庸立刻前往湟州报道,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薛千河盯着这封调令看了一整晚,没有看出任何伪造的痕迹。
调令上给陈庸的行军时间卡的非常紧,这就导致薛千河想要写信去湟州询问情况都不行。
要是耽搁了,陈庸脑袋不保。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虽然让人难以理解,但调令既然不是伪造,你还是按照调令的内容行事吧。”
薛千河找来陈庸,把调令的事情告诉给他。
陈庸道:“薛统领,我能看看这封调令吗?”
薛千河把调令往陈庸身前一推。
陈庸拿起来,仔细观察。
薛千河道:“估计你看不太明白,因为调令的内容,是用加密后的军符写得。”
“大燕朝几路大军,各有一套自己的军符。你手中拿着的就是永宁军的独有军符,只有永宁军的高阶将领,以及皇城司的人才能看懂。”
“我研究了一晚上,可以百分之百确认,这封调令就是真的。”
陈庸挑了挑眉,把调令还了回去,说道:“虽然不明白李总管为何指名道姓要见我,但既然调令来了,那小子就按令行事吧。”
“如此最好。”
薛千河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为人机敏,很多问题不用我交代,你自己就能处理得很妥当。”
“到了湟州,尽量低调,莫要与人起争执。”
“见到李总管,也莫要询问缘由,他说什么,你就老实回答什么,知道吗?”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