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伤疤被揭疼了(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高斜阳想了想,问道:“我能帮什么忙?”
马志文从衣袋里拿出一张折着的纸递给他。
“多费心吧,检查过后考虑一下能不能重回德育处?”
高斜阳接过纸,打开看了看,说:“没问题,你放心吧!”
马志文面带微笑地走了。高斜阳看着他出了图书室,心中暗叹:“不易啊!”
检查团一行六人,其中组长由马志文陪同,没有固定的检查内容,只是在校园内随便走走,看到什么就和马志文聊两句。高斜阳跟随的是专门了解办学效应与资源共享的,这个人姓蔡,据说是从某省抽调的一位教育局局长。
蔡局先是到图书室、机房及户外运动场与大型体育设施处视察,看了使用记录,访谈了负责人,这一切都是事先做了准备的,蔡局表示满意。他调过来一辆车,问高斜阳说:“这所学校所辖几个自然村?”
高斜阳答:“十个。”
蔡局点着头,说:“我和到村里转转。”
高斜阳有些懵了,事先他并不知道有此安排,而且检查什么,会遇到什么情况,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车子已经停在了眼前,不容他再多做考虑,只好硬着头皮跟着蔡局上了车。
车子直奔早前在安全上出了问题的那个幼儿园所在的村子,高斜阳稍稍松了口气,心想:又是来查安全的,这回可是万无一失了。谁知车子从幼儿园门口经过,蔡局只是从车窗向外望了望,并没有让车停下,而是一直开向了村中。高斜阳刚刚放下了心又提了起来。
在一个小卖部前面,车子停下了,蔡局和高斜阳下了车,有几个村民对高斜阳比较熟悉,便上前热情地打着招呼,局长问高斜阳:“你们总来村子里吗?”
“每月都要过来两三次。”
高斜阳小心翼翼地回答着。
这时一辆黑色奥迪疾驰而来,停在了局长的车子后面,乡政府主管教育的副乡长急火火地下了车,大老远就打着招呼向高斜阳他们快步走来,高斜阳忙着给双方做了介绍,蔡局客气地说:“我们一同到村委看看。”
副乡长给高斜阳使了个眼色,就满脸陪笑地前面带路了。高斜阳不懂副乡长的眼色到底是什么含义,但他明白眼前要干的事。他故意慢下来,等离开蔡局远了些,他掏出手机先是给书记村长打了电话,然后又通知治保主任立即去幼儿园。高斜阳怕局长返回的时候会突然决定进园里转转。
从上午九点多一直到中午十二点,蔡局同村委们聊了政府出资办学,同群众代表聊了学校的教育收费、减负和平等入学等情况,对群众的反映基本上是满意的。临回来时,他让高斜阳上了副乡长的车,说:“你们先回去,我还有事要去城里。”
副乡长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那我们先回了,您办完事再联系。”
说完就各奔东西了。车子刚开动,副乡长就给书记挂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蔡局的去向。书记说:“你们先回来吧,蔡局那边有人安排。”
高斜阳总算完成了马志文临时交给他的任务,心中松了口气。吃午饭时,艾锦云问他有没有遇到尴尬。高斜阳摇着头,说:“就我在场的时候,访谈还是很顺利的,不过那些都是事先找好的代表。”
“你不是一直跟着吗?”
艾锦云有些纳闷。高斜阳说:“开始我是一直跟着,后来乡里去人了,我就自动撤出了。临回来时,蔡局说有事单独走了。”
艾锦云一愣:“没回来?”
高斜阳点点头。
回来了,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蔡局回来了。他和检查组的组长进了校长室,直到开总结会会时才出来。
所有的有关人员都到齐了,局长、乡长、总校长、校长及班子成员都拿着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坐在圆形的会议桌前等待着,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组长身上,渴望着从他嘴里说出“通过”
两个字。组长开口了,却没有提通不通过,而是和与会人员聊起了一件事。
“同志们,你们这个区的经济展挺快啊,区政府抓住了机遇,家乡人民使出了干劲儿,为这颗京津走廊上明珠增添了异彩。开区的建设更是迅猛,据说区里很大一部份利润是靠开区的,所以不仅区里搞,乡里也搞,甚至有的村子也大胆引起了,大洼地就很不错嘛!”
掌声响起,人们的心情开始愉悦了,从组长的讲话中,人们似乎听到了希望。
“可是同志们啊!不要忘了,在家乡人民鼓足干劲的同时,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也在为这里的繁荣做着贡献,那就是外来人口,我们所说的农民工。现在国家有了政策,对待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受教育要一视同仁,我们做到了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组长到底要说什么。
“上午,我们的蔡局和你们当地的领导一同去了一个村子,走访了一下办学的效应,普遍来讲人民还满意的,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下午蔡局又单独去了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一个村子,那里的反映却不是很好啊!”
说着组长看了蔡局一眼,“让我们的蔡局长给大家说说吧!”
蔡局犹豫了一下,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在你们学校,歧视外来人口子女上学的现象还是蛮严重的,据家长们反映,你们对学生存在着体罚甚至是打骂,对外来人口的态度也十分强硬,动不动就会让人家转学或者回老家,听说你们有的个别班级为了让学生参加统一考试,竟不准学生随父母回家过年。”
局长看了一眼陈东海,陈东海看了一眼马志文,马志文看了一眼张文柏,心中暗道:“还不是统考排名闹的。”
张文柏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陈东海生怕统考排名的事情暴露,忙解释说:“可能是班主任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吧,个别现象,个别现象……”
“你们要是不搞统考,不搞排名,班主任怎么会想出如此不尽人情的办法?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考一次试重要,还是回老家和亲人团聚重要?请你们别把我们的孩子当成机器!”
蔡局长开始有些激动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