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什么叫纸上谈兵啊(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任凭陈甲新如何劝说,朱棣就仿佛被李景隆灌了迷魂汤似的,铁了心地要让李景隆带兵。
朝臣们虽然担心。
却也觉得朱棣的话,不无道理。
朱允炆所谓的奉天靖难看似声势浩大。
可实际上,他真正控制的地方,至今也不过就是一个北平府而已。
至今他们还不知道,在姚广孝的筹谋下。半个河北,已经落入朱允炆的控制之中。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大明的版图与原历史相比,已经扩大了一倍有余。就算整个河北都被朱允炆控制,也不过是芥藓之疾罢了。
“朕累了,退朝!”
朱棣快步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现在可是有人造反啊!
这都不能让朱棣,多花一些心思在处理政务上吗?
好几个大臣,可是精心准备了劝谏的奏章。
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劝说朱棣不要继续懈怠政务,勤政爱民。
可惜朱棣人都已经走了,他们也根本就无从说起。
只能悻悻地,把奏折送到通政使司,等他们将奏折分门别类之后,再送给朱棣御览。
不过屁股想都知道,现在的朱棣早朝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恐怕也不会去看他们的奏章吧。
大军出征,从古到今都不是简单的事。
各个不熟悉的军队要互相熟悉,各种补给物资之间的调配等等。
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几万人或者几十万人的军队里,就绝对不会是小事。
李景隆毕竟是家学渊源,尽管是第一次统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出征,却能把各种军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就连陈甲新这个兵部尚书,也是对李景隆刮目相看。
“陛下慧眼如炬,竟然能选中如此英才,臣有眼无珠,竟然质疑陛下的决定,真是罪该万死。”
看着狂拍马屁的陈甲新,朱棣都有点没底了。
不应该啊!
难道朕看错他了?
这小子,其实是一个百年一遇的统兵天才?
朱棣自已回忆着自已跟李景隆见面时的场景。
“爱卿朕闻你自幼熟读兵书,可知兵事要意?”
李景隆有些拘谨地举起手:“回陛下,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
看着口若悬河的李景隆,朱棣心中是越发欣喜。这个李景隆,根本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赵括啊。
“此番平叛,爱卿准备怎么做?”
经过刚才的长篇大论之后,李景隆明显放松了许多,声音也越发慷慨激昂:“回陛下,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根据锦衣卫的奏报,叛贼所占区域不过是北平府以及半个北直隶,兵力只有区区两万余人。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人数毕竟太过稀少。”
“楚王虽然是太上皇的嫡孙,可陛下才是名正言顺的真龙天子。反贼所谓的奉天靖难清君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天下有识之士,根本就不会相信他们的谎言。”
“天时人和皆在我手,朝廷天兵只需要以堂堂正正之师击之,必然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