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叛贼简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可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贼子的拼命反扑,杭州之战最终并未尽全功。更要命的是贼朱、袁二人都没抓到,还是有近万反贼突了出去。

  浙东被此一役几乎打成白地,损失惨重。江浙今年本就受灾,朝庭的救济粮还未全部拨下就遭受此兵祸,战事过后,到处都有流离失所的百姓要安置、各州府县的重建也都需要钱粮,可这钱粮从哪里来?何况战事还未完全解决,逃脱的近万贼子在张云翼部追击下依在流窜。

  “张又南上折要求朝庭派兵增援,此事你们如何看?”

马齐拿起左手边另一份折子问。

  “不是说只有部分贼子逃脱么?怎么他又要增援?”

阿灵阿神情不悦,在他想来十多万贼人都给打的稀里哗啦了,剩余的贼子还灭不掉?这张云翼在搞什么?

  “这也不能怪张又南。”

赫奕同张云翼关系不错,而且对于战事也知道的更清楚些,当即解释道:“张又南直接指挥的兵力并不多,杭州之战面对十多万贼军能一举获胜已很不容易了,何况眼下贼未擒,浙江各州府也需派兵力防守,围剿贼子更需时间,再说钱粮到现在还没运上去,张又南求援也是有道理的。”

  “这……”

阿灵阿想了想道:“直隶的兵不能动,从湖南调兵吧,派湖南提督由江而下和张又南部汇合围剿,你们看如何?”

  “可!”

诸人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当即点头同意。不过接下来就是钱粮的问题,军粮暂时好办,往浙江的赈灾粮还有部分未可以先挪用给张云翼,但问题最关键的是银子,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别看现在是康熙盛世,户部账目上的钱看起来是不少,但国库里却空空如也。

  这是什么原因,在坐的众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这些年来康熙皇帝年纪大了,有些怠政,更对官员向国库“借银”

一事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各皇子私下争夺厉害,朝中官员不仅派系众多更是借银成风,大的银子全给这样借走了。眼下需要用银子的时候却拿不出来,这可怎么办?

  “银子的事还是我来想办法吧。”

马齐是领班大臣,又是康熙指定的留守大臣,这事也只有他出面解决了。

  “湖南那边调兵要快,千万不能再让朱袁逃脱,让张又南必须剿清各路反贼,不得遗漏。”

  说完,马齐想了想又问:“那个人现在在哪里?”

  “前些时候已经押解入京了。”

赫奕回道,同时又问:“是否要先提审?”

  摆摆手,马齐道:“此事老夫已密奏皇上,还是等皇上回来再决定吧,在皇上未回之前这人必须好生看守,不得有任何人和他接触。”

  诸人连声答应,看看时间不早了,马齐起身准备去户部一趟,至于其余各人也各有安排,当即大家出了上书房匆匆而去。

  而在此时,陈家镇事已了,除被陈清仁等三人杀掉的人外,其余七人也已了帐,但杀死他们的却是陈家镇的老老少少。

  既然做了,那就做到极至。在朱怡成的交代下,陈家镇无论男女老少必须给这七人来上一刀,只有手上全沾了血,这些镇民才会老老实实地听话。虽然过程有些艰难,甚至有些血腥可怕,但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做到了。

  这七人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这个已无法考究。而所有动手的镇民们既然都做了这件事,那么朱怡成也不怕离开陈家镇后被镇民转身去报官。

  另外,他还从镇民中挑了些人充入自己的队伍,除了几个青壮外,朱怡成还特意选了几个读过书认识字的人和工匠。如果是办事之前,镇民当然是不肯的,可经过这事后,在镇民的眼里朱怡成这个“山大王”

几乎成了恶魔的代名词,虽然心中万般不愿,可也起不起任何反抗的念头。

  回到陈家大宅,朱怡成默默坐在太师椅中,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并没有了之前泄后的笑容,反而带着挥之不去的无奈和痛楚。

  第oo53章背靠山

  “洪大哥,请用茶……”

  一个柔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知什么时候李娟儿已给朱怡成沏好了一盏茶,轻轻放在他手边。

  “你不怕我?”

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镇民望向自己带着恐惧的目光一直在脑海中闪过,朱怡成忍不住问了一句。

  “洪大哥这么做自然有洪大哥的道理,这世道不就这样么?或许这对他们来讲反而是件好事。”

没想到小女子的李娟儿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朱怡成把这句话在脑海中反复,渐渐地笑了。现在的笑不同刚前的那种笑,这才是自内心的笑。

  似乎李娟儿的这句话点醒了朱怡成,心里的那种纠结消去了许多。还是太祖老人家说的好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话朱怡成曾经听说过,却从来没有深入地想过,而此时此刻才领教了其中真正的含义。

  陈家镇是不能久留,朱怡成得尽快离开。不过乌龙山暂时是去不了了,而且这时候的朱怡成有了另外的打算,他已经抛弃了去乌龙山的计划,重设置了一个的计划。

  把陈家镇全镇老小拉进了自己的阵营,虽然用的手段不怎么样,但效果还是显著的。这时代的老百姓,或者说是中国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性格,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清朝的统治是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统治,也就注定了其高压性统治的本质。江浙一带又是清政府税赋重地,民间老百姓对于官府的好感并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上了一条船的陈家镇的镇民已不太可能转手卖了朱怡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