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西海伯张献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阿鲁科尔沁是大明故地,大明曾在那里设置海剌儿千户所,当然要收回来。”
“还有西边的斡难河,大明曾在那里设置斡难河卫,同样要收回来。”
“整个黑龙江流域,都划归安东都护府。”
“因为距离安东巡抚驻地太远,黑龙江巡阅使兼任安东护军使,在黑龙江一带代行安东巡抚职责。”
这是朱由检对东北地区的规划,由安东都护府取代原有的奴儿干都司,对此进行治理。
其中安东都护府的驻地,被放在豆满江口的镜城一带。那里受暖流影响港口终年不冻,可以作为船队的过冬地。
凭借这点,安东都护府就能对东北各藩有效制约,成为这片地域无可置疑的中心。
但是黑龙江这边,距离镜城就太远了。所以朱由检设立黑龙江巡阅使,在此地代行安东巡抚职责。如果将来这边人口和军队多了,有可能新设都护府、甚至设省管理。
这无疑让群臣感到费解,枢密同知袁可立道:
“臣以为可把安东都护府驻地迁去庙街,也就是以前的奴儿干城。”
“像以前设立奴儿干都司一样,治理这片地域。”
这是很多臣子的想法,但是如今却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庙街被分封了出去。
如今那里是江陵公国附属的子爵领,江陵公国开的重点,也主要是那里。
如果朱由检把此地收回来,无疑会对江陵公国开领地的热情,造成很大打击。
这是朱由检不愿意的,因为他不希望给人留下摘桃子的印象,让那些贵族担心自己开好了,朝廷就会把地收回来。
对此,孔贞运道:
“臣以为可以用更多土地置换,把庙街南面或北面的土地多划一些给江陵公国。”
“黑龙江沿线能够通航,应该由朝廷直接治理。”
显然他在被皇帝任命为黑龙江巡阅使后,想要把巡阅府放在庙街。
朱由检对此虽然心动,但他更多地在考虑分封这个国策,考虑之后决定道:
“庙街此地不用再提,朕封给江陵公就不会再收回来。”
“还有海兰泡等黑龙江北岸的土地,将来都要分封,鼓励贵族去开藩。”
这是他对黑龙江流域做出的安排。
如果是在后世有轮船的时代,他对这片能通航的地方绝对是要直管的。
但是放在现在却不行,这里虽然能通航,条件却极为恶劣。
无论是逆流航行、还是险滩浅滩,都需要安排纤夫,在两岸维持一定的人员。
靠官府维持的成本会很高,朱由检打算先把北岸分封,看看能不能维持通航。
如果不行的话,就把南岸也分封,朝廷只保留漠河、黑河、伯力等要点。
向群臣说着自己的想法,朱由检询问他们道:
“朝廷在黑龙江两岸需要安排多少人维持航运?”
“如果在黑龙江维持一支水师,每年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答上来。
因为在黑龙江维持水师不同于内地,这条河有半年多是不能通航的。
江陵公国等藩国的船队会在冬季结冰时南下过冬,甚至去更远的地方运货赚取收益。
朝廷的军官却只会因为冬季苦寒索要更多粮饷,根本不可能去做这些。
甚至,因为冬季和朝廷交通断绝,这些军官在来年会上报因为积雪、结冰损失多少船,要求朝廷拨付钱粮修缮——
在黑龙江维持一支水师,绝对是堪称无底洞的存在。
更别说两岸的纤夫等人员也需要养着,不能因为冬季不通航就抛弃不管。
群臣想到这点就头皮麻,后勤部长闵梦得道:
“黑龙江设水师绝不可行!”
“永乐、宣德年间朝廷派钦差大臣巡视奴儿干,每次都要在松花江造船数十艘。”
“这在国力强盛时尚可维持,后来根本维系不下去。”
“臣以为黑龙江两岸都应分封,设藩属维持航运。”
“黑龙江水师也应由藩属船队组成,战时召集他们。”
海军部长喻安性同样如此认为,他说道:
“臣以为在安东都护府设立一支舰队即可,需要时调进黑龙江。”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