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敲山震虎(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原来人们口中口口相传县令就是地方的土皇帝,书中所说的那些明言暗喻,当了官就一辈子都是人上人之类的话,也不尽然正确。
望着下方百姓一路目送着被架走的前任县令,其态的声音也冷冷的回荡在身后这群“待任官员”
的耳畔。
“你们心中是否也有好奇,无论如何,这位新野县令也曾是朝廷官员,过往虽无功绩,但至少也算做到了保境安民,无论是为了朝廷的颜面,还是为了田亩清丈的顺遂,即便要拿下他,我等也该在清障完田亩之后,再给他一个体面?”
齐泰的话说的异常直白。
也深深戳中了不少人心中的想法。
即便他们没有明着颔点头,但沉默不驳,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态度。
至少是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态度。
齐泰继续冷言道:“宋时苏洵,尔等当耳熟能详,其六国论,都捧读过吧。”
待任官员中,有几人微微颔。
聪明的人也大概品读出了齐泰的深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是太子殿下于朝廷与我等官训所述原话。”
“朝野贪腐为何屡禁不绝?”
“妥协二字最是大毒。”
“殿下为何以试科举广纳寒门,乃至百姓出身之官吏。”
“盖因当今陛下,乃至追随当今陛下建立大明的功勋们,都是穷苦出身,他们希望在朝野之中出任为官的官员能够与他们一样,体恤百姓,为百姓干些实事,引导百姓过上好日子。”
“加之如今大明朝初创,生机勃勃,万物兴,四处缺官。”
“乡绅士族也好,外戚勋贵也罢,尚且都在陛下的手下兢兢业业,这是汝等寒门子弟,百姓出身的官员最好的出头之日。”
“太子殿下一手推行试科举,盼望的就是吾等这些寒门几百姓出身的官员能够领会上意,扎根基层,相互扶持,互助。”
“如此,将来的大明朝堂之上,才能有吾等寒门及百姓出身,为民请命的官员占据的一席之地。”
“汝等,听懂了么?”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