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即位地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高适出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三人齐声说道。

“高将军,末将何时出发?”

薛贵禀报道。

“薛将军,你带领本部骑兵,带三天干粮,午饭后就可以出发。”

高适说道,“这次出战,讲究的是一个快字,只穿一层明光甲,轻装上阵。”

“还有,薛将军,一定要见机行事,切不可恋战!你带多少人出去,就一定要带多少人回来!”

高适补充道。

薛贵领命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春明门城门打开,吊桥放下,薛贵领着三百骑兵往东奔去。

高适与鲍龙、赵虎等一众将领站在城楼上,目送勇士们出城杀敌。

看着三百铁骑卷起的尘土,高适心中有些没底,他默默地祈祷着,但愿薛贵能顺利完成任务。

薛贵出城之时,李倓也从金光门进了城。自六月十三日凌晨离开长安,已经过去整整八天了。

这七天,他感觉比七个月甚至七年还要漫长。

进了城,安顿好了两千民军,他顾不得回建宁王府休息,就直奔十王宅而去。

“太子爷,建宁郡王回来了。”

李亨正在书房批读禀帖时,鱼朝恩匆匆来报。

“这么快?速传!”

李亨脸上露出了笑容。

“儿臣叩见父王。”

见到李亨,李倓赶紧行叩拜大礼。

“三郎,不必多礼,你辛苦了。”

李亨看着风尘仆仆的儿子,关切地说道。

“托父王的福,儿臣这一路都非常顺利。”

李倓站起身来,兴奋地说道,“儿臣原以为完不成任务,不好向父王交代。

没想到,只要打出父王的旗号,关中老百姓都抢着来当兵。

儿臣这次招满了一万五千人,除了派往扶风郡的三千人,剩下的这一万二千人,现在都驻扎在城西了。”

见儿子满心欢喜,李亨也十分欣慰。这欣慰,有五分是为儿子,还有五分是大唐。

自高祖晋阳举大事,太宗横扫天下,至今一百四十年,大唐的印记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这就是他坚守长安的底气。

回到长安这短短五六天之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稳定了朝廷的大局,恢复了长安的秩序,招募了几万的壮丁,布置了长安的防务,还研发改造了新式武器……

虽然还谈不上政通人和,但他的所作所为,足以让长安城上上下下都看得到希望。

他自己看得到,他相信其他人,包括所有的平民百姓也都看得到。

“父王,您的白头发又多了。”

看着父亲憔悴的脸,李倓轻声说道。

听着这话,李亨心中有些感动。

在历史上,李倓因自己误信谗言而赐死,死时只有二十二岁。他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帖子,说如果李倓不死,妥妥的又一个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那怎么能行!当年,高祖皇帝就是因为天策上将发动玄武门之变而提前退休,百无聊赖之际,干起了造人的活儿。

他相信,在自己手上,李倓绝对不会无辜横死,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天策上将!

大唐的天策上将,有且只有一个!

“三郎,城西不是叛军的主攻方向,你就带着新招募的民军驻守城西吧。”

李亨淡淡地说道。

“儿臣遵命。”

李倓恭敬地说道。

“我估计,这段时间城西都不会有战事,你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军士。”

李亨顿了顿,说道,“若是其他方向吃紧,可能还需要你的支援。”

“请父王放心,儿臣一定不辱使命!”

李倓说着,又行了一个大礼,这才缓缓退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