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刘慧娟带着开房间(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妇女还是乖乖的掏了1块5毛钱,买了一只兔子,左右对比掂量了半天,把自认为最重的那一只拿走了。
王宾也就是为了算账方面,直接定了一个便宜一些的价格,这样容易卖出去。
虽然没有讲价,这个比正常的售价也已经稍微便宜一些了,走了这名爱讲价的妇女,剩下的几只兔子很快就卖完了。
6只兔子正好卖了1o块钱,王宾手上钱又多了一些。
刚想顺手再买两只老母鸡,就看见四厂的一头来了一辆三轮车,上面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从开口处可以看见里面竟然是新鲜的青菜,青椒,油麦菜,芹菜等不应该在冬天出现的蔬菜。
王宾有些傻眼,怎么这时候会有人在卖青菜。
这时候就有大鹏蔬菜?
要是个土着,或许还会很惊讶,可毕竟王宾有一定的见识,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暖房了,已经可以在冬天给王公大臣提供少许的青菜。
到了现在塑料布早就有了,只要是有渠道搞来塑料布,建设一座蔬菜大棚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都到了7o年代末,既然有人可以这样拉着青菜过来售卖,这就说明,塑料大棚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掏出烟递给旁边卖鸡的老大爷,点火后问:“大爷问你点事,你们这经常有人来卖青菜吗?”
老大爷看了看手中的烟是大前门,咧了嘴,笑了笑,这都是干部才能抽得起的好烟,满意地吸了一口,吐出一道烟圈,说:“小同志,你是才来的,不知道情况,这到了冬天,我们这附近的王集公社的大棚蔬菜就上市了,夏天的时候青菜只要一两分钱一斤,这竟然卖到了5毛一斤,真是抢钱啊。”
王宾很惊讶的说:“这么贵呀?”
“是啊,冬天的青菜就是这么贵,谁让就只有他们公社才有呢。”
大爷停顿了一下,然后说:“王集公社都是跟四季青公社学的,四季青公社他们更厉害,前些年在京城里面都卖一块钱一斤的青菜呢。”
“四季青公社?”
王宾还是第1次听到这个名字。
老大爷说:“四季青公社是最早生产大棚蔬菜的,好像是刚解放没几年就有了,那时候冬天全京城只有他们那有青菜,无论是青菜还是黄瓜番茄,都能卖一块钱一斤。”
王宾刚想问这么贵有人买吗,转眼又想这可是京城呀,虽然说普通人工资不高吃不起,青菜可总是有有钱人能吃的起一块钱一斤的青菜的。
王宾之前一直以为这时候没有蔬菜大棚了,自己空间中的青菜只能自己偷偷的吃,都不敢拿出来。
不是今天来了一次县城,还不知道这时候已经有蔬菜大棚了,这下以后岂不是可以想办法把青菜拿出来卖?
之前只想着把粮食卖出去,只是卖粮食在这个时候太过于扎眼,容易被人举报。
毕竟眼下土地都是集体的,每个人分到手的粮食有限,如果卖出去太多,别人就会怀疑。
不要小看眼下群众的热情,稍微有些违规的都会当上一回朝阳群众。
可自己要是售卖青菜就不一样了,别人也不会意外,眼下我们就是要确认一下,除了王集那边,是不是还有别的大队生产大棚蔬菜。
问:“大爷,除了王集,还有别的生产队搞这个大棚蔬菜的种植吗?”
“有啊,马池口,沙河,回龙观都有一些大队建大棚,只是他们的规模小,产的蔬菜就少,偶尔来一回。”
王宾然后打听了一下,城北区除了这个菜市场还有和平街的和平菜市场,还有南面的红庙菜市场和牛角菜市场。
这里靠近刘慧娟家,她要是买菜肯定也就在这个菜市场,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底,如果在这里卖青菜被他撞见了,到时候怎么解释青菜的来源?
王宾当然要跑远一些,不在这个菜市场卖就行了。
之前只想着卖粮食,可即使是最贵的小麦加上票也不到4毛钱一斤,卖粮食少了不值什么钱,多了容易出意外,也不能敞开去卖。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