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丽京门之变(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禀太皇太后,离天亮还有三刻。”
风吹着轿角的黄色流苏往一侧倾斜,太皇太后的心亦越来越苍凉。
昨日朝堂上阿行说出自戕谢罪,她的心便似一阵霜雪袭来,冷得毫无温度。
她得他助力,扶着祯儿坐在这个位子上。直到昨日之前,她始终抱有着期望。大庸还能够回到正轨上。
可那位老人出面了,竟欲将影卫弑君谋逆之罪的幕后之由,嫁祸于辽王府头上。她本是解行姨母的身份也公之于众。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
——而赵祯登基则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
,成了“篡位”
之臣。
太傅若是自戕谢罪,等同祯儿也是弑君篡位的逆臣贼子。
禁宫之中,再无她与祯儿立足之地。
今日若阿行死。
她与祯儿亦不可能活。
然而就在太皇太后颓然无望之时,一道密信送来,又燃起了她的一丝期望。
太皇太后低了低头,凝着手中握着的一瓶鸩毒。若败,这瓶鸩毒便是她与祯儿的归宿。可她还是希望,事情能够峰回路转,正如当年,他出现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辽王府。
赵祯端着温热的药汤,登上太皇太后的銮驾,伺候着她服药。
少年天子睇了一眼太皇太后搁在身旁的鸩瓶,颜色未改。
“祯儿,莫怪皇祖母。”
太皇太后有意让他瞧见。
“皇祖母抚养祯儿长大,祯儿又怎会怪您,生您的不是?皇祖母安心,真是后路断绝,祯儿愿陪您一起走。”
太皇太后心中千回百转,最后只化作了无言。大敌当前,临危不惧,这一点赵祯愈像他的祖父。
这孩子真是长大了。
“起风了。”
赵祯望一眼天际涌动的风云,将空了的药碗递给身后的小环,又从嬷嬷臂弯拿了一件厚实的披风为太皇太后裹上,“皇祖母当心着了凉。”
“铛——”
远处传来了晨钟声。太阳未能照常升起。一层厚厚的云翳蒙在了大庸国的天空上。
许多年后,史官将这一日称之为“丽京门”
之变。百姓无法接受景帝被害真相,又逢外敌入侵,大庸危亡之际,民怨已经逼到了临爆点。
所有人翘以待着祸乱朝纲的乱臣贼子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
唯有阎老神色平静,深邃的目光,却闪动着勃勃野心。
——然而这份平静在这一个早晨截止。
刑部的官吏统一穿着官服却未戴官帽,昨日他们打算入朝,丽京门前元禄挖出影卫六家孩子棺椁,搅动民怨时,他们便感到深深的愤怒。
可正当他们打算入朝为六家影卫说话时,却不想沈华亭自认了罪。
这一夜,他们在沉默。
也在沉默中看清世情真相。
他们依旧选择了站出来,将该说的说出来,将该摆的证据摆出来。
“荒唐!!刑部何时也让锦衣卫吓得没了胆子,居然站出来为弑君谋逆的人说话?”
清流中有人冷笑,亦是振振有词的驳斥。
“你们刑部口口声声,无非是在说,弑君的另有其人!那么是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