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朱门绮绣 福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你家相公还是个深藏不露的(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夜深,天上繁星如许。

李谨在烛火旁抄书,所有人都得将这篇文章抄上二十遍,他也赖不掉。

黄小萃单手托腮,在一旁看着,“阿谨你的字写得真好。”

她说的是大实话,不是奉承,李谨的字是她见过的写得最漂亮的,笔锋凌厉,气势十足。

李谨看了看她,唇角微扬,“我四岁便开蒙,若连字都写不好,岂不有负师傅们的教导?”

等他抄完,黄小萃拿过看了看,念着其中的两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有什么见解?”

李谨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我肚子里就一点点墨水,能有什么见解,快写。”

黄小萃将纸笺放回去,催促他赶紧抄,抄完好休息。

“萃萃,你今日在县学出口成章,怼得那冯教谕哑口无言,是只有一点点墨水能做到的?”

“除了一点点墨水之外,我还懂些道理吧,我若说得不在理,他早驳我了。”

黄小萃走到床边坐下,徐徐又言,“阿谨,县学看似是个求学的清净地,其实人多的地方都复杂,学生形形色色,冯教谕好像也不是个好招惹的。”

“陈齐说他自命清高,看不起末流商人,觉得商贾之家的学生把铜臭味带进了县学,坏了县学的气氛。”

李谨干笑一声,“他一个八品教谕,得意什么?同是教书育人,人家一品太傅都没他这等自傲。”

黄小萃言道,“他看不起商贾,你不服气,我也不服,但是争口气也得讲方法,在市集砍价比的是谁声音大,在乡下争地比谁人多拳头硬,在县学里争高低,比的自然是学识和本事。”

李谨点了点头,“萃萃你的意思我明白,若非他们找茬,我也不愿搅了县学的清静。”

“你是不是还要背书?快背,我先睡了。”

李谨点了点头,等她歇下,屋里变得安静,他不禁琢磨起了她的话。

萃萃是觉得他性子急,容易和别人起冲突,而县学是以才学服人的地方,阿彦再能打,也打不出冯教谕的刮目相看。

他应该用合适的方法去争一席之地,而不是与夫子唱反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好比水清则濯吾缨,水浊则可濯吾足,反其道而行之未必奏效,还会给自己添堵。

李谨回头看向她,床幔挡住了视线,他皱了皱眉头,她这叫不懂?

糊弄谁呢?

次日清晨,阿彦驾车送李谨去读书,他时不时回头瞧瞧,现公子正靠着车厢打盹。

这会儿天都还没大亮,他听说公子昨晚抄书抄到大半夜,还得背书,都是费脑子的事,可不得把公子累坏了。

“公子,咱们到了。”

李谨睡眼惺忪地从马车上下来。陈齐也刚好到了,笑着和他打招呼,“李兄,早。”

李谨点了下头,现这儿坐马车或者乘轿子来的学生很少,其他学子要么走路,要么就是家住得远的廪生,县学包吃包住。

“李兄,夫子让你背的书,你背了吗?”

“昨日我带我娘子下了馆子,回去得晚,光抄文章都抄到了子时,哪儿有空背什么书。”

“啊?你这怎么跟夫子交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