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皇帝按着眉心,“坏就坏在这几个都是老圣人的近臣。”
他指着甄应嘉的名字道,“兴许老圣人眼里还觉着,甄家的钱也是拿来替他办事的,不算别的,当年父皇南巡,他家接驾了四次,开销也是不小了。若是要动他,父皇那一关难过啊。”
刘遇正乖巧地替他按摩头上的穴位,听了这话,心里不觉冷笑,接驾自然花销若流水,只是接驾了四次,谁不知道上皇宠着他家,他家子弟近年来官运亨通,还不是因为这个?借着那名声,有什么鱼肉乡里、中饱私囊的事儿,别人家想到是他家的人,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糊弄过去了。不过虽心里不忿,面上却不显:“皇祖父圣寿将至,这时节,确不适宜动他的奶兄。”
皇帝问:“你心里在嘀咕什么呢?”
“儿臣不敢。”
“你不敢也得敢,这事儿具体怎么说,你今儿个必须给朕一个看法。”
皇帝冷笑道,“不然显得朕这十二年白教你似的,若是说不出什么来,你也别到处耀武扬威地逞能了,回来继续在你皇祖父膝下装傻充愣还更有用些。”
刘遇眼珠子转了转:“儿臣建议,恩赏林海。”
也确实是个表明立场的法子,不过。。。。。。。皇帝当然知道他有私心,也不点破:“其余呢?”
“以三年为限,命各家补全亏空。”
“你晓得他们亏空了多少?这只是江南一处的盐税,你就查了这许多日,还是底下人不敢懈怠的速度,全国那么些地呢?还有布、粮、油。。。。。。也不知吃了朕多少下去!三年,三年能补得了天去?”
刘遇奏道:“补不了也得补得。明年皇祖父要过八十圣寿,届时必开恩科,有新士子在,便是那几个动不了,他手底下小兵小卒也能撕掳个干净,也不怕没人填补。”
他也没说,过了上皇的生辰再动手,也省得好容易抓了过来,又得赦了——实他那位“仁义心肠”
的皇祖父爱干这事。
皇帝笑问:“如何算补齐了亏空?”
“以小窥大便是,只如今看来,除非变卖田产、散尽奴仆、粗茶淡饭,有些人家,还真填补不上。”
刘遇叹了口气,“只看他们有没有这份心了。”
第12章12
林海最终被追封文定侯,不过他丧仪既过,也不能再按侯爵规格再葬一回,又无子嗣袭爵,所谓的恩赏,实际算下来也不过是扩修了一番祠堂罢了。逝者已逝,他生前苦苦追寻的真相,似乎在雷霆万钧之后,变成了一场小打小闹的玩笑。既然皇上并无过分追究的意思,那些文人墨客为他歌功颂德之事,便要再斟酌些。
刘遇并非那种虎头蛇尾之人,然却也不大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那种刚正不阿的玉碎之气,他是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只是这种不继续追究下去的举措怎么看都像是临阵脱逃,别人犹罢了,舅舅家那儿,他委实不知道怎么开口得好。
其实以林滹一家子的知情知趣,万不至于要他“交代”
的,甚至林徹还当他一腔热血、数月艰辛因为二圣的大事化小的决定而付诸东流,特特地安慰了一番,只是他自己心里有道坎儿过不去,更不提如何去面对林家表妹了。
也许至少该去帮林表妹的封号定下品级来。
不过他其实也不必想那么多,黛玉既是名门闺秀,又非葛氏那样被逼到绝境不得不抛头露面为父报仇,何况在孝中,自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他来了林府几趟,一向是在正厅同林滹的书房,由林家父子陪着说说话,连宋氏的面儿都没见着几次。
“我想,妹妹应当是不在意那些的罢。。。。。。”
林徹原想着黛玉不是那等计较虚名俗利之人,但是想起了自家接手了林海的泰半家资,理应为他女儿谋划些什么,便又犹豫了起来,语气就不甚坚定了。
刘遇道:“是该问问表妹的意思。”
他也不是那等肆意窥探闺闱的纨绔子弟,不过到底身份尊贵,行事未免就少了些许顾忌同思量,加之林馥环待嫁时他还年幼,来林家玩耍时并不需太注意男女大防,因此也就未免思虑不周,只是宋氏坚持,便是要见黛玉,也好隔着碧纱橱:“她还没出热孝呢,要是冲撞了殿下,她小小年纪的,哪里担待得起。”
刘遇这才意识到有些不妥,于是先同宋氏说了一声。
宋氏道:“恐有不妥。”
林徹问道:“母亲缘何如此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