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战群雄兵来将挡水来土(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19: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群雄!谁来杀谁!(求鲜花,评价票!)
-
(感谢读者老爷们的留言,感谢读者老爷的打赏,这是这本书第一次收到打赏,非常感谢!
现在基本每天五更,大家多多支持。)
-
在大周王朝的体质之中。
圣旨,一共有三种体例。
分别是,‘诏曰’、‘制曰’、‘赦曰’。
这三种体例:
一则是‘诏曰’,意思是诏告天下,比如重大的事需要布告天下臣民,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这种体例,会随后颁布全国,就等于是昭告天下人这件事情。
二则是‘制曰’,皇帝为了表达皇恩、宣示百官,就使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
当然‘制曰’只是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使用于普通百姓。
三则是‘赦曰’,皇帝在给官员封赏时,会告诫官员,不要骄傲自满,就使用赦‘赦曰’。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特别的诏书,比如‘急诏’,或者‘遗诏’等等等等。
制度是人创立的,制度也在随着时间变化,或者是事情的展,在不断变化。
对于贾瑛的册封圣旨,用的是‘诏曰’,那么一定会以文书的形式,昭告天下,也就是两京一十三省!
足以见得,隆治皇帝,对于这次册封典礼的重视与恩宠。
很多人也是听到圣旨之后,不敢妄动。
现在,竟然还有死谏之臣!
不知是福,还是货。
当然,这只是针对于旁观者。
对于妄想搅动政潮风云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一潭死水,或者说一潭清水,根本无法浑水摸鱼。
稳健的潮剧之中,无法窃取政治蛋糕,只能在波涛起伏的政潮中,削弱对手!
大周王朝的政治,实际是一场分蛋糕的行动。
有的人分多了,觉得公平;有的人分少了,觉得世道不公。
如今一条‘鲶鱼’下场,很多人都乐见其成。
尤其是昨晚,被王家鼓吹动的人,此刻正伺机而动。
“起奏圣!
微臣有本奏!”
看着出列的人。
隆治皇帝稍稍有些意外。
既不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之中的人,也不是党争之人,反而是一个中立派系。
他,怎么会出来?
此人名叫高肃卿,乃是户部侍郎,管着财政问题。
不久之前,刚刚晋升了内阁阁员、以及大学士候补。
隆治皇帝之所以安排高肃卿入阁,就是看中了他中立的身份,以及不逢迎,也不站队的处世之道。
这也是为了平衡内阁之中党派的斗争。
隆治皇帝非常清楚,朝堂之的几波政治势力,模糊划分的话,分为浙东党和淮西党,也有叫清流或者严党的。
若是按照阶级来划分,开国勋贵和寒门子弟。
若是按照南北的地域来划分,则是分为北疆党,和江南党。
林林总总,派系林立。
在各个党派中,有矛盾双方,也有又统一,又斗争,促使党派之间不断地由地域向阶级展。
因此,大周王朝,朝堂政局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大周王朝政治运动、变化和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也是历代皇帝总结的法、术、势。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