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尝春酒美食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林绣搅着锅底,莫非这就是传说中五彩斑斓的黑?

炒芝麻不算是技术活,但必须用心。时间短会有生味,片刻没看住就糊嘴发苦。林绣自知没耐心,大任就转交到梁新和郭柏肩上,用大铁镬慢慢翻炒。

自己则泡了壶茶,悠哉悠哉地搬个小板凳到门口捡豆子。

连着几天她都没发现城管,便大着胆子暂且占用下城市公共用地,把小摊支在了店铺大门口。

现盛现卖,要的就是暖和与新鲜。

芝麻糊几文钱一碗,过路的人都有钱叫一份。就着寒风喝完,身上暖融融的有了劲,便免不了再进店转转。是以这两日如意馆买卖极其红火,算盘都拨不过来。

没用几天,如意馆作为京城来的大酒肆分店,名气高涨许多,主要是在平头百姓里先有了声音。林绣又雇佣几个女孩子来店里帮工。

一碗黑芝麻糊没吃饱不怕,有意犹未尽的,便走进里间坐下。早有青衫白巾打扮的小娘子引客人到柜台旁。

窗明几净,陈列一新。

甜蜜的桂花糕,酸香的山楂锅盔,葱香的小蛋糕,咸脆的牛舌椒盐饼从人到点心都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实在赏心悦目。

如此一顿并不算贵,还能吃个饱,何乐而不为?

铜壶在灶台上“滋滋”

响着,小店门口人头攒动。算盘拨声二三如打豆,在生意人眼里算极美妙的音韵。

每日的备料从一早开始,方子简单,早给梁新拿去研习。林绣乐于当个吉祥物,在柜台后满面春风地迎来送往。

左邻右舍心里攀比着,难免有些眼热与不忿。当然这隐含艳羡的小小敌意只深藏心中,面对这家远自盛京来的甜点铺子,面上仍是万分的客气。

光是立冬这一天,林掌柜就收到了来自街坊数家食店的消寒赠礼。

桃枝刚把花枝摆在柜台,又被隔壁杂货铺老板娘叫去,拖回兜葵菜。

还没见过这样圆溜溜肉滚滚的葵菜呢。

林绣搓开外头的泥土,放在掌心闻了闻,不由翘起唇角。

“我们中午吃葵菜炒肉吧。”

在立冬这日习俗应吃生葱驱寒,现代人林绣不太讲究这个,让店里不爱吃葱姜蒜的几人双手双脚赞成。

用过午饭,林绣和桃枝商议着给街坊们回礼。桃枝一身毛绒羊羔袄,喜庆如散财童子,一家家走下来,俱是欢颜笑语,只是到左手边紧邻着这家酱菜铺子时却大门紧闭。

她捏着最后一袋没送出去的松仁牛轧糖,一个个丢进嘴里。

浓而不甜,好吃。

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说话也有些含混不清。“一连几日都没见开门,兴许老板回家消寒去了。”

林绣点头,“过了冬假我亲自去看看。”

几人足足吃了三天葵菜炒肉,第四日还在门口见到了提着赠礼的酱菜铺掌柜。

林绣与这一口盛京话的徐掌柜有些浅浅交情。

梁新接过徐掌柜手里的赠礼,天青色小罐装的梅菜笋丝、麻仁金丝、白糖蒜,俱散发出醇厚酱味,

徐掌柜放下手里提的浆糊桶子,四周一顾,由衷地赞叹。

“林掌柜不光厨艺好,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林绣象征性地羞涩一下,还没斟酌好客套话,就见她拿起个青莲酥,“这许多漂亮点心怎不全展示出来?”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