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治世之能臣(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虽然程锦钱庄存钱有利息,这是一个月之前就知道的事情了,可亲眼看到利息钱的那一刻,这群人还是不可避免的激动了起来。
有人乐呵呵的连本带息的将钱拿回了家,到处宣扬这事儿,逢人就拿出这事儿来显摆。
也有人还想在再存进去,继续吃利息,可惜他们却被程锦钱庄告知,存额已经用完了,程锦钱庄暂时不接受存款,让他们等着下一批存额出来。
这样的回答,让他们很是后悔,早知道能真有利息,上次就存久一些了,利息也就更多,同时也在想着,等程锦钱庄的下一批存额出来,一定要多存一些,存久一点!
从程锦钱庄里拿出利息的消息,迅传开,一传十,十传百,逐渐传遍了整个南阳郡,让程锦钱庄这个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里的名字,再次活跃起来,并且议论的声音变得更多了。
很多此前存款,隔天又将钱取出来的人,那叫一个后悔,恨不得扇自己的耳光,看到过来的妻子就骂:“我怎么就听了你这个败家娘们的话呢,说什么程锦钱庄是骗人的,现在人家连本带息的将钱取出来了,我这损失了多少钱啊!”
而没有取出钱的人,那叫一个得意,开始各种高调宣扬自己在程锦钱庄存款的事情,可以躺着拿利息,简直不要太舒服啊。
事情闹到最后,就连刚回来的张宗汉都亲自来找苏澈询问:“你这钱庄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拜托我,询问你这钱庄还有没有存额,能不能走个路子,存进你这钱庄?”
一转眼过了一月,当初的钱庄挤兑风波已经过去。
自从官府接手钱庄的生意后,直接就以官府的手段索逼贷款,不知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正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官老爷们的手段,可比民间那些催债人厉害多了。
一时间,南阳郡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可府君盖升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好了,许多人为他歌功颂德,著书立说,溢美之词,简直不要太多。
盖升的贤名很快传到了隔壁的郡县,甚至就连帝都洛阳,都能听到歌颂贤明郡守盖升的声音。
皇帝刘宏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对盖升大加赞赏,称赞其为:治世之能臣!
盖升在听到了这个消息时,感激涕零,恨不得立刻动身前往帝都与刘宏秉烛夜谈,诉说自己的忠心。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朝着钱庄借钱的都是穷人,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了,谁愿意借高利贷呢?
而能在钱庄存钱的,基本都是有钱人,要么是士绅地主,要么是大商人,要么是世家豪族,钱多到没地方放了,或者方便做生意,便存进了钱庄。
这群人掌握着地方话语权,盖升愿意接手了各大钱庄,用官府的手段追逼贷款,偿还他们的储金,而这,不正是贤明的表现吗?
所以他们为其歌功颂德,没一点问题!
很讽刺,但也很真实。
而苏澈也明白,情况变成这样,自己也要担负一部分责任,他间接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正是此刻的真实写照。
苏澈也不是那些喜欢矫情的人,他能做的,仅仅只是做得更好一些。
老钱庄死了之后,程锦钱庄作为新钱庄,做的却不再是高利贷的生意,而应该是低利贷。
程锦钱庄的贷出去的利息很低,一年只需要支付本金的一成半作为利息就行,也就是15%的年息,同时贷出去的钱也非常有限——目标很明确,这是面向普通人的贷款。
所以就算是心怀鬼胎之人想借贷出去放贷,也基本不可能。
这样的贷款利息,即便放在现代,都不属于高利贷。
某些软件的借贷,都比这个还高。
市场上对于高利贷的界定范围是过36%以上才属于高利贷。
15%的借贷利息,放在古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
如果不是一个个九出十三归,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家破人亡,更不会有那么多的土地兼并。
如果放在前些日子,苏澈敢贷这么低的利息,那些地主老财,世家大族们群起而围攻,拼了命也要搅黄你的生意。
你这么低的贷款,我们还怎么放贷呢?这不是搅乱市场吗?
这是恶意低贷!
可随着那数十家钱庄被苏澈搞没了之后,这形成了威慑力,一时半会,还没人敢对他这钱庄动手。
他们只能想尽办法禁止自家雇农出村,去其他地方借钱。
除此之外,苏澈还给了钱庄的伙计们非常好的待遇,工资水准更是远平均,这同样会被群起而攻——你给这么好的待遇,这不是恶意涨薪吗?同样是搅乱市场,让大家都没办法好好做生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面对越热烈的市场需求,苏澈的程锦钱庄在南阳郡开了十几个分家钱庄时,招收员工自然不可避免的招到了以前老钱庄的伙计、掌柜。
当他们看到程锦钱庄的这些行为,那叫一个不能理解,一个个纷纷建议苏澈调高借贷的利息,一年一成半的利息,实在是太低了!
这么低的利息,钱庄还怎么盈利呢?
苏澈在听到了这些人的建议后,一时间都有些哭笑不得,这些员工本身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就算钱庄高利贷的利息再高,他们也没有半点分成,却完全能站在钱庄老板这边思考问题,想尽办法压榨那些同样是出身穷苦的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