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心脏不停跳(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电刀!”
“压舌板!”
“小圆针,四号线!”
“牵引器!”
……
几乎是二三十秒一个器械,时天俞做的那叫一个流畅。
站在一旁的江枫都看呆了。
这还是一个五十出头的人的手吗?
这还是一个十年不做瓣膜置换手术的人该有的熟练度吗?
在众人惊讶的注视下,时天俞直接用电刀纵行切开心包,再用压舌板保护心脏,避免在接下来的操作中误伤到心脏。
接着,时天俞用小圆针牵引4号线悬吊心包,迫使心包悬起来,改变心脏的方向,把左心房正对着手术切口。
最后,时天俞用牵开器牵开胸骨,暴露出心脏更多视野。
当手术进行到这儿,就该进行下一步,建立体外循环了。
体外循环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手术中让心脏停跳下来,方便医生操作,而在这个过程中维持全身血液循环,保证组织供血供氧的机制,就叫做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又被称为心肺转流,即将血液引出人体外,经过一定的氧合、气体交换、过滤的处理,再回输入人体。
目的是阻断心脏血流,进行心内直视操作,保证了手术时清晰的手术视野以及心脏以外其他脏器的供血。
人体的心脏是一刻不停地跳动着,而要在跳动的心脏内部进行手术操作,比如换瓣或修补瓣膜,是不可能的。
血液的存在和搏动的心脏,使外科医生连瓣膜在哪里都看不清楚。
因此,要进行精细的心脏修补,唯一的办法是让心脏停止跳动,把心脏内的血液吸干净。
但是心脏的功能是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全身血液循环停止,组织缺血缺氧,几分钟就可以导致死亡。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创建了基本的心肺流转系统,设计了一套能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工作的装置,为心脏手术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经过这七十多年的展,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安全性很好,对婴幼儿的大脑影响很小,不会造成智力和记忆力的损伤。
随着医学的展和体外循环技术及设备的更新,据统计,现在体外循环术后总体并症的生率已降至百分之三以下。
光看百分之三这个数据,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是,真的能够这么简单的换算吗?!
不能!
因为这里头涵盖了很多轻微型的患者,跟毕佳佳的手术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说,如果要说统计真的并症概率的话,就不能计算总体数量的概率,而应该算类似于毕佳佳这种多赘生物的患者术后并症的概率。
按照这样一算的话,那大约是百分三十!
是之前的十倍。
三成术后并症的概率,这就不能接受了!
所以,一心要打脸心内科的时天俞并不打算用这体外循环的手术方案。
否则,前脚刚顺利完成手术,后脚就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并症。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