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楼兰地图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楼兰地图》(十八)(4)

  &1dquo;莫非无意间闯进了楼兰古国?”余伯宠暗忖。但是,此时此刻他和苏珊都已失去了寻幽探秘的雅兴,唯一渴望的是尽快返回雅布,或者是找到哪怕只有一瓢淡水。

  忍受着干渴和寂寞的双重折磨,穿行于迷魂阵般的雅丹群中,两人的意志越来越消沉,本能的求生反应促使他们不敢停下脚步,只要有一丝力气,就会按照确定的方向坚持前进。

  一天中午,他们在一处避风聚气的洼地歇息了片刻,然后收拾行李继续赶路。走了不远,余伯宠忽然察觉有异,忙问:&1dquo;苏珊,装文件簿的那只布包你拿上了没有?”

  &1dquo;咦,我以为是你收起来的。”

  &1dquo;糟糕,一定是忘在歇脚的地方了。”余伯宠顿足喟叹。布包里有精心绘制的路线图,各种实地勘测的资料,以及仅存的半支铅———气候严寒,随身携带的钢早已冻得不下墨水,书写绘图工作只能由铅代劳。

  这些东西相当重要,必须赶紧找回来,只是不可单独前往,因为周围沟壑交错,地貌复杂,一旦走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两人共同行动,好在离开不久,重返原地并不费事。

  雅丹之间风力强劲,终年不休,等他们走回洼地,环视寻觅,看见那只分量甚轻的布包居然被刮到对面的一座土墩上。

  &1dquo;幸亏现及时,否则布包就不知被吹到哪里了。”余伯宠苦笑一下,来到土墩前攀爬而上。

  土墩高达丈余,迎风面呈蜂窝状。苏珊提醒道:&1dquo;伯宠,当心点。”

  &1dquo;不要紧。”余伯宠答应着,指尖已触及目标。谁知这时一阵疾风掠过,布包向上扬起,恰巧嵌在土墩顶面的一道凹槽内。余伯宠只得爬上顶层,使劲拽拉布包。刚刚得手,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也许是饥渴交加,体力透支的原故,他突然感觉头晕目眩,两腿软,继而在苏珊的尖叫声中跌向土墩的另一侧。

  万幸的是,土墩的背风面通常上陡下缓,况且他还采取了蜷腿抱臂的保护姿势,以致从高处滚落也并未受伤。但是,当他翻身坐起,举目四顾,却又惊诧不已。

  原来,不远处一座斜坡下方,有一个直径约十五英尺的土壕,即使年深日久,大部分为浮沙填埋,依然掩盖不了人为挖掘的痕迹。沟壕的边缘,插着一块带有字样的长方形标牌。

  仿佛漆黑的夜空划过一道闪电,余伯宠心思灵动的同时,忍不住高声呼喊:&1dquo;苏珊,快来看,我现了什么———”

  等苏珊牵着骆驼绕过土墩赶来,他已经手脚并用拔出了木牌。上边有特殊颜料涂写的印记,一面是&1dquo;Lg”,另一面则简单注明了一行西历日期。

  苏珊凑上前细看,声音顿时颤抖得厉害。&1dquo;天哪,是&he11ip;&he11ip;是我父亲的字迹。”

  果不其然,这里正是德纳姆当年掘的遗址。虽然眼前只是一处废弃的沙壕,但可以断定,未曾带走的楼兰文物就在附近。在一股莫名亢奋的驱使下,两人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疲劳,随即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搜寻。或是拿起望远镜登高察看,或是根据地形推测当初探险队行进方向,不到两个钟头内,居然又现了七八处类似的遗址。那些遗址形态各异,有寺院、官署、民居、墓葬,也有城垣和河道的痕迹,推测可知,这里曾经存在过一座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大都市。

  &1dquo;伯宠,这不是梦吧,我们已经站在了楼兰古国的中心?”苏珊像是自语。&1dquo;难以想象,这片寸草不生的荒芜地带,多年前竟是西域最耀眼的明珠。”

  &1dquo;张骞凿空西域后,楼兰就成为丝路古道上的要冲。”余伯宠说,&1dquo;随着屯田、水利等方面得到开,当时的繁荣景象一定蔚为壮观。”

  &1dquo;是呀,我相信楼兰曾是一个天堂般的国度,当时的百姓过着富饶安逸的生活,只是为什么忽然消失,却是一个百思不解的谜题,难怪我父亲会把它比作东方的明珠。”

  &1dquo;这不正是你执着探索的原因吗?”余伯宠说。

  遗址周围的沙层下,他们找到了一些残破不全的挖掘工具,以及零星散落的碎丝陶片等,无一例外附有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编号标牌,分别为La、LB、Lc&he11ip;&he11ip;,只是经过整理包装的大量文物尚且不见踪影。余伯宠未免气馁,也担心苏珊不堪辛苦,便提出稍事休息。苏珊却坚定不移,并且用几句雪莱的诗激励对方。&1dquo;&he11ip;&he11ip;请你吹起预言的号角,唤醒睡着了的人类!西风啊,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受到了鞭策,余伯宠自然不甘落后,抖擞精神继续展开搜查,当找到编号为&1dquo;LT”的遗址时,情形终于有了改观。

  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建筑废墟。东侧土层陷落,形成一道可怕的深沟,西侧由残垣断壁堆积成凹凸不平的土岗,其间夹杂着腐朽的木板和枯死的白杨树干。很显然,这里曾遭受过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余伯宠和苏珊利用工具探测刨挖,小心翼翼地移走碎石沙砾,从坍塌的废墟下凿开一条狭窄的信道。他们专心致志,精进不休,不顾满是血口的双手针刺般的疼痛。随着积沙大量涌泻,一只硕大的封存严密的木箱渐渐露出一角,紧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he11ip;&he11ip;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